当前位置:首页 > 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
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四)图书馆基本设置和藏书数量能满足管理、业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提供网络版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服务。
五、财务与价格管理
(一)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等相关法规制度,财务部门设置合理、人员配置到位,财务管理体制、经济核算规范,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经济活动。
(二)有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实行成本核算,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债务规模,降低财务风险,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四)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提高收费透明度;完善医药收费复核制度;确保医药价格计算机管理系统信息准确。
(五)建立与完善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有工作制度与计划,对本院经济运行进行定期评价与监控,审计结果对院长负责。
(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关于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管理、监督和绩效考评。
- 35 -
(七)建立以公共卫生职能履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院内部门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
六、医德医风管理
(一)执行《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尊重、关爱服务对象,主动、热情、周到、文明服务。
(二)有制度与相关措施对本院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通过职务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进行监控与约束。
(三)开展本院文化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妇女儿童为中心导向的、根植于本院理念的特色价值趋向、行为标准。
七、后勤管理
(一)有后勤保障管理组织、规章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后勤保障服务能够坚持“以妇女儿童为中心”,满足医疗保健服务流程需要。
(二)水、电、气等后勤保障满足本院运行需要。严格控制与降低能源消耗,有具体可行的措施与控制指标。
(三)为员工提供餐饮服务,为就诊者提供营养配餐和治疗饮食,满足就诊者治疗需要,保障饮食卫生安全。
(四)有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转移、登记造册和操作人员职业防护等符合规范。污水管理和处置符合规定。
- 36 -
(五)安全保卫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设备、设施要求符合规范。
(六)安全保卫设备设施完好,重点环境、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监控室符合相关标准。
(七)消防系统管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开展演练;灭火器材、压力容器、电梯等设备按期年检。
(八)后勤相关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按技术操作规程工作。
(九)环境卫生符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无烟医院的相关要求,美化、硬化、绿化达到环境标准要求,为服务对象提供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
(十)对全院各类外包服务质量与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八、医学装备管理
(一)医学装备管理符合相关要求,有设备论证、采购、使用、保养、维修、更新和资产处置制度与措施。
(二)按照《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加强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优先配置功能适用、技术适宜的医疗设备。有社会效益、临床使用效果、应用质量、功能开发等分析。
(三)对医疗仪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培训,开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定期对医疗器械使用安全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 37 -
(四)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的仪器装备要始终保持在待用状态,建立全院应急调配机制。
(五)加强医用耗材(包括植入类耗材)和一次性使用无菌器械管理。
九、应急管理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各级政府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服从指挥,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院应急管理组织和应急指挥系统,负责全院应急管理工作。
(三)开展灾害脆弱性分析,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
(四)制订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五)开展全员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全院的整体应急能力。
(六)有停电事件的应急对策。
(七)制订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计划,有适宜应急物资储备及短缺的紧急供应渠道。
十、教学与科研管理
(一)院长领导与监管医学教育工作,本院承担与功能任务相适宜医学教育项目。
(二)制订全院科学研究管理总体方案,确定专职管理
- 3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