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秋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3.由图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 A.人口稠密,劳动力过剩
B.自然资源缺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山区面积广,平原狭小 4.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 A.太平洋沿岸和日本海沿岸 C.国土的两端
B.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D.岛屿的内陆地区
解析 第3题,通过读图分析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就是自然资源贫乏,需要大量进口。第4题,为了方便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
答案 3.B 4.B
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5~6题。
5.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 ) A.200 mm年等降水量线 C.太行山脉
B.1月份0℃等温线 D.大兴安岭
6.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市场
解析 第5题,不同的自然区域有不同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甲图反映的是种植业景观,乙图反映的是牧业景观。我国牧业和种植业的界线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该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地区。第6题,形成两者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降水的差异,因此区位因素是气候。 答案 5.D 6.B
- 13 -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日本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水平比较低 B.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
C.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D.商业、建筑业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2.日本大部分的工厂,集中于东京到九州一带的沿海地区。这种现象与其何种地理特征的关系最为密切( ) A.地形破碎
B.资源贫乏
C.寒暖流交汇
D.地震频繁
解析 第1题,分析日本经济结构图可知,工业占46.5%,说明日本工业高度发达。第2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日本的工业之所以集中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地区,这与其自然环境特点中的资源贫乏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国内市场狭小分不开,在世界工业布局中,日本是“临海型”的典型代表。 答案 1.B 2.B
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世界两大著名岛国。读图,回答3~4题。
3.两国在气候上的共同点是( )
- 14 -
A.具有海洋性特征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D.冬季寒冷干燥
4.与甲国相比,乙国工业及其布局的突出特点是( ) A.资源型布局为主 B.临空型布局为主 C.临海型布局为主 D.纺织工业为支柱工业
解析 根据岛屿组成及轮廓判断可知,甲为英国,乙为日本。第3题,两国都是岛国,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海洋性特征显著。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海洋性特征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不是一回事。第4题,日本工业以“临海型”布局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地位突出。 答案 3.A 4.C
读下图,回答5~6题。
5.中国人的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地的辣文化与当地气候多阴湿寒冷有关 B.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磷含量多有关 C.c地的辣文化与当地地处盆地,气候湿热有关 D.d地的甜文化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
6.我国的民居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关下图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 15 -
A.a地门窗很大,坐北朝南 C.c地平顶瓦房,通风排水
B.b地开凿窑洞,冬暖夏凉 D.d地斜顶瓦房,通风排水
解析 第5题,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碱含量多有关。第6题,c地(重庆)山多,土地紧张,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 答案 5.B 6.C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完成7~8题。
7.从自然条件看,两地的差异是( ) 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比乙矿产丰富 C.甲海洋比乙广阔 D.甲比乙热量条件差
8.利用各自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两地都发展了( ) A.钢铁和造船 C.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解析 第7题,从自然条件看,由于两地纬度不同,因此热量条件不同,乙图所示珠江三角洲纬度较低,因此热量条件较好。第8题,两地所在地区地势低平,降水多,河湖众多,因此都发展了淡水养殖业。 答案 7.D 8.C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Ⅰ、Ⅱ、Ⅲ)图”和甲、乙、丙三幅气温、降水柱状图,完成9~10题。
- 16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