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17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14数学方法的应用教案
专题规范练
1.(多选)AOC是光滑的直角金属导轨,AO沿竖直方向,OC沿水平方向,ab是一根金属直棒,靠立在导轨上(开始时b离O点很近),如图1所示.它从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运动过程中a端始终在AO上,b端始终在OC上,直到ab完全落在OC上,整个装置放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则ab棒在运动过程中( )
图1
A.感应电流方向始终是b→a
B.感应电流方向先是b→a,后变为a→b C.所受磁场力方向垂直于ab向上
D.所受磁场力方向先垂直于ab向下,后垂直于ab向上 答案 BD
解析 初始,ab与直角金属导轨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趋于0,末状态ab与直角金属导轨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也趋于0,所以整个运动过程中,闭合回路的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根据楞次定律的增反减同,判断电流方向先是逆时针后是顺时针,选项A错,B对.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可得安培力先垂直于ab向下,后垂直于ab向上,选项C错,D对.故选B、D.
12.如图2所示,斜面上固定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另有一截面为圆的光滑柱状物体甲放置
4于斜面上,半径与甲相同的光滑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斜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从球心O1处对甲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使甲沿斜面方向缓慢向下移动.设乙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F1,甲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F2,甲对乙的弹力大小为F3.在此过程中( )
图2
A.F1逐渐增大,F2逐渐增大,F3逐渐增大 B.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F3逐渐减小 C.F1保持不变,F2逐渐增大,F3先增大后减小 D.F1逐渐减小,F2保持不变,F3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B
9
解析 先对物体乙受力分析,受重力、挡板的支持力F1′和甲对乙的弹力F3,如图甲所示;甲沿斜面方向向下移动,α逐渐变小,F1′的方向不变,整个过程中乙物体保持动态平衡,故F1′与F3的合力始终与重力等大反向,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F3、F1′均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乙对挡板的压力F1逐渐减小;再对甲与乙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F2′、挡板的支持力F1′和推力F,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2′=(M+m)gcos θ,保持不变;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甲对斜面的压力F2不变,选项B正确.故选B.
3.如图3所示,A、B为地球的两个轨道共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A、B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和rB,某时刻A、B两卫星距离达到最近,已知卫星A的运行周期为T.从该时刻起到A、B间距离最远所经历的最短时间为( )
图3
A.2[ C.2[ 答案 C
TrArBTrArB 3
+1] 3
-1]
B.
TrArBTrArB 3
-1 3
+1
D.
tt1
解析 设两卫星至少经过时间t距离最远,两卫星相距最远时,转动相差半周,则-=,
TBTA2
又因为卫星环绕周期T=2π
r3
,解得t=GM2[
TrArB,C正确.故选C.
3
-1]
4.图4为某制药厂自动生产流水线的一部分装置示意图,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O为漏斗.要使药片从漏斗中出来后经光滑滑槽滑到传送带上,设滑槽的摆放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φ,则φ为多大时可使药片滑到传送带上的时间最短( )
10
图4
A.φ=α C.φ=
2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药片沿滑槽下滑的加速度a=gcos φ,设O到传送带的距离为H,则有
B.φ=2α D.φ=
3α 2
α
OP=
H12
=at
cosα-φ2
12
=gtcos φ 2
t2=2Hcosα-φgcos φ 令T=cos(α-φ)cos φ
1
=[cos(α-φ+φ)+cos(α-φ-φ)] 21
=[cos α+cos(α-2φ)] 21
当α=2φ时,Tmax=(cos α+1)
2可见,φ=时,t有最小值.故选C.
2
5.在同一水平面内有两个围绕各自固定轴匀速转动的圆盘A、B,转动方向如图5所示,在A盘上距圆心48 cm处固定一个小球P,在B盘上距圆心16 cm处固定一个小球Q.已知P、Q转动的线速度大小都为4π m/s.当P、Q相距最近时开始计时,则每隔一定时间两球相距最远,这个时间的最小值应为( )
α 11
图5
A.0.08 s C.0.24 s 答案 B
解析 两球相距最远时,在相同的时间内,P、Q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θP=ωPt=(2n+1)π(n=0,1,2,3,…),θQ=ωQt=(2m+1)π (m=0,1,2,3,…),由于ωQ=3ωP,当两球第一次相距最远时,n=0,解得m=1,故t=故选B.
6.如图6所示,一根长为L的轻杆OA,O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轻杆靠在一个质量为M、高为h的物块上.若物块与地面间摩擦不计,则当物块以速度v向右运动至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小球A的线速度大小为( )
B.0.12 s D.0.48 s
v4π
,而ωP==,解得t=0.12 s,选项B正确.ωPrP0.48
π
图6
vLtan θA.
hvLcos2θC.
h答案 B
vLsin2θB.
hD.
vLhtan θ
解析 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接触点B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可将B点运动的速度沿垂直于杆和沿杆的方向分解成v2和v1,如图所示,
其中v2=vBsin θ=vsin θ,即为B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1=vBcos θ,为B点沿杆运动的速度.当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OB=;A、B两点都围绕O点做圆周运动,且
sin θ在同一杆上,故角速度相同,由于B点的线速度为v2=vsin θ=ωOB,所以ω=
hvsin θ=OBvsin2θLvsin2θ,所以A的线速度vA=ωL=,故选项B正确.故选B. hh7.(多选)如图7所示,直角三角形abc是圆O的内接三角形,∠a=30°,∠b=90°,∠c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