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9:30:29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 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

解析:选B。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

(2020·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7.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免耕直播

B.深耕

C.大棚温室 D.砾石压土

解析:第6题,从图2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 cm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少,枯枝落叶必须经过分解才能形成有机质,A错;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B错;从图2可以看出表层土壤肥力较低,说明受外力作用,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为流水侵蚀作用,C对、D错。第7题,免耕直播即不耕情况下直接在土地上种植,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作用显著,而我国东部地区降水较多,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土层较深地区土壤有机质较丰富,深耕改土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B对;大棚温室改变的是热量条件,不会影响有机质含量,C错;砾石压土主要改变土壤水热条件,不能改变土壤有机质含量,D错。

答案:6.C 7.B

自然界中某种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要素的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8~9题。

8.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 A.地表温度年变化越来越小 B.岩石风化速度加快、程度加剧 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D.山地针叶林带分布海拔降低

9.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A.土壤肥力提高 C.三角洲面积减小 答案:8.B 9.C

(2020·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下图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第10题。

B.洪涝灾害加剧 D.渔业产量逐年上升

10.对于图中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北地区物理风化弱,化学风化强

B.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等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D.西北地区植被稀少,故水土流失严重,多流水侵蚀地貌 答案:B

读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回答11~12题。

11.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 A.①③ C.①②

12.此图可以说明(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B.地理环境中碳循环,主要分布在大气圈 C.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处在不断的循环之中,与人类无关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矿物燃料的燃烧增加,植被减少,吸收CO2能力减弱相关。碳循环分布在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各大圈层,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答案:11.B 12.A

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受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有机质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完成13~14题。

13.自然发育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是( ) A.黑土 C.水稻土

B.红壤 D.寒漠土 B.②④ D.③④

14.在适宜的日照和湿度条件下,岩石表面发育为“年幼”土壤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的沉积作用 C.苔藓类生物活动

B.风力的侵蚀作用 D.高等植物的生长

解析:第13题,选项中的土壤类型在我国分别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南、南方水稻种植区和气候干旱严寒的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水分充足,植被丰富,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但与华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年均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速度慢,土壤中有机质积累更多。干旱严寒地区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程度较低,有机质含量少。水稻土属于耕作土壤,非

自然发育而成。故本题选A。第14题,岩石发育为土壤需要经过外力的风化作用形成成土母质,并有生物提供有机质。高等植物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难以在成土母质上直接生长,而苔藓类低等生物生命力较强,可以在成土母质上生长并提供一定有机质,发育为“年幼”土壤。故本题选C。

答案:13.A 14.C

15.(2020·绍兴适应性测试)读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右侧未被破坏的雨林中,物质可以________不止,森林资源得到不断________,注入土壤中的________增加。

(2)森林被破坏后,可能造成森林退化、__________侵蚀、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3)从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就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____________的,资源与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4)选择下列适当选项的字母填入相应位置(每项限用一次)。

A.土地肥力下降 C.河道淤塞加快

答案:(1)循环 更新 水分 (2)土壤 物种

(3)相互联系的整体 制约 (4)①D ②B ③C ④A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克兰地形及黑土分布图。

B.洪水灾害增多 D.水土流失加剧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 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 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 解析:选B。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 (2020·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1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2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7.针对该土壤的特性,该地宜采用的农业技术是( ) A.免耕直播 B.深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