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5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b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d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b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c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b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1)每一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
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应抓住其内涵和表现两方面的内容。所谓内涵即其本质,它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土壤等)通过四大循环,彼此间进行不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表现在三方面:
(1)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
(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
的失调: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020·金华联考)“一枝黄花”是一种有害生物,原产于北美,进入我国后在南方部分省级行政区域泛滥成灾。它根系发达,繁殖力强,其根、茎、种子均可繁殖,一株“一枝黄花”一年可繁殖两万余株,一旦蔓延,将无法种植农作物,一旦蔓延成灾,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材料中描述的生物入侵现象,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新的功能 C.地理要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D.一个地理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2.“一枝黄花”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迅速蔓延,其主要的原因是( ) A.这些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它生长 B.该地区的土壤呈酸性,适宜它生长 C.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 D.这一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
解析:第1题,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说明某一地理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第2题,“一枝黄花”在我国南方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迅速蔓延,是因为环境适宜,特别是气候湿润。
答案:1.D 2.A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2)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少;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3)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
答案:(1)①山地垂直差异显著;②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
(2)①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②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③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④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水文和人类活动等。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因素 与土壤关系 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成土母质 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土壤粗细状况)关系密切;其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 寒冷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土壤中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气候 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积累多;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从寒冷、干燥地带到高温多雨地带,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有机残体归还逐渐增多,风化壳逐渐加厚 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生物 源,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的因素 续 表 因素 与土壤关系 对土壤性状的作用 山区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有显著的主要通过对物质、能地形 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垂直分化。陡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缓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慢,能发育成深厚的稳定 稳定/活跃 矿物养分的富集;有机质的积累 活跃 稳定 稳定/活跃 活跃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