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整理版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B《幼儿园工作规程》C《关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D《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B
48.教师申诉制度由三个环节组成,并依次序进行。下列不属于教师申诉制度的有( )。 A申诉提出 B申诉审核 C受理 D处理 C
49.教师如果是对学校、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提出申诉的,受理申诉的机关为( )。 A同级人民政府 B上一级人民政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 C主管的教育部门 D人民法院
50.某一幼儿园中,一名幼儿因疾病身亡,幼儿园或教师应承担的责任( )。 A幼儿园承担完全责任
二、多选题
ABCD 1.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合格的教师;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
的经费来源。
ABCD 2.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有( )。
A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B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
等方面全面发展;C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D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ABCD 3.民办学校的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
A聘任和解聘校长;B修改学校章程和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C制定发展规划,批准年度工作计划;D筹集办学经费,
审核预算、决算。
ABCD 4.《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关于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有( )
A发展学前教育。B建立并完善0-3岁儿童教育管理体制。C合理规划并办好教育部门举办的示范性幼儿园,同时鼓
励社会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D积极探索非正规教育形式,满足边远、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要。
ABC 5.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主要目标有( )。
A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B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C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D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ABCD
6.下列有关依法治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B幼儿园承担部分责任
C幼儿园免除责任
D教师承担部分责任
C
A依法治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教育机构、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各种教育主体依法参与包括实施教
育教学、管理教育事业和其他有关教育的活动。B从总体上看,实行依法治教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体现。C实行依法治教是教育的地位和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D实行依法治教,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ABCD 7.学习幼儿教育法规基本知识的意义主要有( )。
A学习幼儿教育法规基本知识,是适应依法治教形势的需要B学习幼儿教育法规基本知识是正确履行园长职责、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需要C学习幼儿教育法规的基本知识,是带领广大教师及人民群众学法用法、自觉遵守教育法的
需要D提高幼教工作者法律意识,增强教育法制观念
ABCD 8.教育法的特点,是指其作为一种专门的法律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的自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哪些方面( )。
A教育法的法主体呈现多样性B适用范围的广泛性C法律关系的复杂性D法律后果的特殊性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5/15
AD
9.为什么说我国宪法是教育法的渊源( )。
A为教育法提供了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B宪法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的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C宪法规定了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基本原则和任务D为教育活动确定了基本法律规范
ABCD
10.我国已经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教育单行法律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AD
1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行为违反了( )。
A《教育法》B《宪法》C《民法》D《预算法》
ABCD 12.侮辱、殴打教师的法律责任( )。
A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人员侮辱、殴打教师的,应由其所在单位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B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殴打教师,造成轻微伤害的;公然侮辱教师的,侵犯人身权利,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依照该条例的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C对于侮辱、殴打教师,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由人民法院追究民事责任。D对于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C 13.教师违反《教师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包括( )。
A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幼儿心理出现异常情况的。B故意不完成保育教育任务给保育教育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幼儿,
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
ABC 14.下列属于幼儿园事故的是( )。
A幼儿园设施、设备不安全、建筑物倒塌、火灾等原因造成的幼儿人身伤害。B教职员工作责任心差,擅离岗位期间(出去办事、聊天等)发生的伤害C参观、游览、庆祝活动中管理组织不善,造成幼儿伤害。D幼儿和家长在入园途
中所遇到的突发情况如车祸等。
ABD 15.在幼儿园事故中涉及赔偿主体主要有哪三个:( )
A幼儿园B监护人C教师D保险公司。
ABCD
16.在我国境内设置幼儿园必须具有以下几个实体要件:( )
A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必须有合格的教师、保育、医务人员C必须有符合规定标准的保育教育场所及设施、设备等D必须有必备的办园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ABCD 17.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的意义主要有( )。
A实行保教结合的原则,是幼儿教育的特点B实行保教结合原则,是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C实行保教结合原则,
是我国特定的社会生活的需要D实行保教结合原则,是当前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ABD 18.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具体措施有( )。
A要强化幼儿园全体工作人员的保教结合的意识B要把保教相结合的原则,贯穿在幼儿日常生活中C要让幼儿学习到
基本的知识技能技巧D要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
ABC 19.具有幼儿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 )。
A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B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C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D能歌善舞,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
ABCD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6/15
20.《教师法》第22条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是哪些方面( )。
A政治思想B业务水平C工作态度D工作成绩
ABC 21.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主要目标有( )。
A改善儿童生存的自然环境B优化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C保护处于困境中的儿童D为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ABCD
22.具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单位或者个人,由教育行政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或者由教育行政部门建议有关部门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
A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的;B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的;C干扰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的;D在幼儿园周围设置有危险、有污染或者影响幼儿园采光的建设和设施的。
ABC 23.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是( )。
A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B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C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D
是学校教育的奠基和准备阶段
ABCD 24.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
A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B发展幼儿智力 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 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
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C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D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ABC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幼儿园适龄幼儿为3周岁至6周岁(或7周岁)B幼儿入园前。须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卫生保健制度进行体格检查,
合格者方可入园。C幼儿入园除进行体格检查外,严禁任何形式的考试或测查D幼儿园是学校教育的准备阶段
ABCD 26.幼儿园园长负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职责如下:( )。
A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B关心和逐步改善工作
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C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D负责与社区的联系和合作。
ABCD 27.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 )。
A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B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C日照充足,场地干燥,
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D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ABCD
28.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包括:( )。
A制定各种安全措施,保障儿童人身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B选择适合儿童身心发展和健康的儿童玩具、教具以及制作材料。C做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及美化绿化工作,为儿童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环境。D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学习自我保健的技能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ABCD 29.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大型集体活动,应当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 )
A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B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C安排必要的管理人员,明确所负担的安全职责;D制定安全应急预案,配备相应设施。 ABCD
30.举办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应当对学校安全工作履行的职责有( ) A保证学校符合基本办学标准,保证学校围墙、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生活设施和饮用水源等办学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B配置紧急照明装置和消防设施与器材,保证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师生宿舍等场所的照明、消防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规定;C定期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的,及时予以维修;对确认的危房,及时予以改造。D举办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障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ABCD 31.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凡经合法手续设立的幼儿园,具有的基本权利包括( )。
A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幼儿园权B学籍管理权C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D拒绝对保教活动的非法干涉权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7/15
ABC
32.幼儿园园长的岗位能力方面包括( )。
A有管理和指导保教工作的能力。能组织管理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指导教师制订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教育计划;正确评析保育和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帮助保教人员提高业务水平,改进保教工作。B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善于依靠和动员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和支持幼儿园建设。C有一定的撰写文稿和口语表达能力。能拟定工作计划,撰写工作经验和研究报告,并指导教师撰写文稿。D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
AB 33.教师聘任的几种形式有( )。
A.招聘 B.续聘 C.解聘 ACD
D.辞聘
34.教师申诉制度由( )环节组成,并依次序进行。
B.申诉审核 C.受理 D.处理
35.对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申诉提出 ABCD
A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B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C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BCD 36.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 ( )
A母婴保健指导B孕妇、产妇保健 C 胎儿保健D新生儿保健 AC
37.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程序划分,可分为( )。
A强制性规范B制裁性规范C任意性规范D奖励性规范 CD 38.按照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准则”的性质,可以分为( )。
A强制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ABCD 39.教育法为什么要设立法律责任条款?( )。
A教育法作出法律责任的规定,是由法律规范所独具的特点决定的。B规定法律责任,可以使人们预见到什么行为是
法律所不允许的,做出该项违法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要受到一定的制裁。C维护了法律的权威性,并使法律的执行有了保障。D教育法律责任规定在司法中的直接作用,在于在审判活动中为选择和确定正确的法律制裁提供依据。 ABD
40.下列能说明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
A从幼儿教育担负的任务看,幼儿园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B从幼儿教育的对象看,它是对三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教育,按年龄段划分,属于基础教育。C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属于学校教育制度。D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正是由于以上两个原因,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管理的范畴。
三、名词解释题
1.保育
狭义的理解,保育就是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养育。广义的理解,保育是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对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发展的促进和培养。
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
法律上的幼儿教师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
3.幼儿园教师的义务
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8/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