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2:26:39

《游褒禅山记》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褒禅 同胞 泡桐 孢子植物 ....B.禅院 蝉联 不惮 殚精竭虑 ....C.归咎 针灸 内疚 炙手可热 ....D.谬误 绸缪 戳记 戮力同心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之南为阳 .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

咎:责怪

C.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哀叹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A.其 其孰能讥之乎 B.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有穴窈然,入之甚寒C.于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D.之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5.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②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③此余之所得也 ④所谓前洞也 ⑤遂与之俱出 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②③|⑤⑥

B.①⑤|②③④|⑥ D.①⑥|②③④⑤

6.下列对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庐陵萧君圭君玉”中“庐陵”是籍贯,“萧”是姓,“君”是对人的尊称,“圭”是名,“君玉”是字。

B.“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中,前一个“某”指日期,后一个“某”代王安石的名,“临川”是籍贯。

C.“长乐王回深父”中“长乐”是籍贯,“王”是姓,“回”是名,“深父”是字。

D.“安国平父、安上纯父”中“安国、安上”是名,“平父、纯父”是字。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节选,完成7~10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 .B.夫夷以近 夷:平安 .C.而人之所罕至焉 .

罕:少

D.其孰能讥之乎 孰:怎么 .

8.下列各项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B.险以远,则至者少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9.下列对选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表惋惜。 B.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的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

D.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10.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能力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石 门 亭 记 王安石

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 .令:让,叫

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悉:全部,都

C.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相:互相

D.人之否也敢自逸 .否:穷而不达、不得志

12.本文借写石门亭来赞颂朱君之仁,并且阐发了“仁”的内涵,下列句子中,全属于“仁”的一项是( )

①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 ②而忧者必在天下 ③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 ④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⑤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 ⑥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了本。

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第二段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C.俗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

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5.请根据句意,将横线处的内容补完整。

苏东坡与王安石在朝廷之上常常坚持各自的政见,激烈争吵,但两人都是北宋大文学家,在内心深处都相互敬重各自的人品和文采。他们之间也曾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如两人经常做诗调侃对方,一次,两人来到一片碑林,发现一处石碑有点倾斜,王安石便说:“此碑东坡想歪!”苏东坡对王安石的讥讽一点也不含糊,当即反唇相讥道:“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宋朝朱弁(biàn)《曲洧(wěi)旧闻》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荆公性简率,不事修饰奉养, 衣服垢污,饮食粗恶一无有择,自少时则然。苏明允着《辩奸论》,其言‘衣臣虏之衣,食 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以为‘不近人情’者,盖谓是也。”苏洵(明允)以“不近人 情”言之,你同意这样的评价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搜索更多关于: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游褒禅山记》习题 班级 姓名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褒禅 同胞 泡桐 孢子植物 ....B.禅院 蝉联 不惮 殚精竭虑 ....C.归咎 针灸 内疚 炙手可热 ....D.谬误 绸缪 戳记 戮力同心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之南为阳 .B.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于是余有叹焉 叹:叹息、哀叹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所谓华山洞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