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典型3万立方油罐施工方案 - 图文
焊缝应进行100%外观检验
罐壁上的工卡具焊道应清除干净,检查前焊疤应打磨平滑。 焊接接头的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熔渣、裂纹、飞溅、气孔、夹渣和弧坑等缺陷。
对接接头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对接接头两侧咬边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接头长度的10%。底圈纵缝咬边应打圆滑。
罐壁纵向对接接头不得有低于母材表面缺陷,罐壁环向对接接头低于材表面凹陷不得大于0.5mm,凹陷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陷的总长度不大于该焊接接头总长度的10%。
对接接头的余高应控制在下表规定范围内,角焊接接头焊角高度样无规定时,取厚件中较薄者之厚度,补强圈的焊脚不小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不大于补强圈的名义厚度,焊接接头与母材应平滑过渡。对接焊缝余高(mm)
板 厚 δ≤12 ≤1mm 12<δ≤25 ≤3.0 ≤3.5 ≤3.0 罐壁内侧焊缝 罐壁焊缝 ≤2.0 ≤2.5 罐底焊缝 ≤2.0 焊缝宽度,应按坡口两侧各增加1~2mm b. 焊缝无损探伤及严密性试验。
无损探伤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资格证书。 罐底
所有焊缝应采用真空箱法进行严密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
大型储罐施工方案—第 32 页 共 45 页
53Kpa,无泄漏为合格。
罐底边缘板,每条对接焊缝的外端300mm范围内,应进行射线探伤。 底板三层钢板重叠部分搭接接头焊缝和对接罐底板的丁字焊缝的根部焊完后,在沿三个方向200mm范围内,应进行渗透探伤,全部焊完后,应进行渗透探伤或磁粉探伤。
c.罐壁焊缝
纵向焊缝,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Ⅲ级合格。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3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探伤部位中的25%应位于T型焊接接头,且每台罐不应少于2处。
底圈壁板射线探伤:每条纵向焊缝中取2个300mm检查,其中一个靠近罐底板;
环向对接焊缝,每种板厚(以较薄的板厚为准),在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以后对每种板厚,在每60m焊缝及其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
厚度大于10mm的壁板,全部丁字缝均应进行射线探伤。
第五、六圈罐壁纵焊缝及T形焊缝的无损检测率分别为10%和15%,第七、八圈壁板作煤油渗漏,其余焊缝100%无损检测。
d. 底圈罐壁与罐底的T形接头的罐内角焊缝:
底圈罐壁与边缘板罐内角焊缝靠罐底一侧的边缘,应平滑过渡,咬边应打磨平滑。
在罐内及罐外角焊缝焊完后,应对罐内角焊缝进行渗透探伤,在储罐
大型储罐施工方案—第 33 页 共 45 页
充水试验后,应采用同样方法进行复验。
e. 浮顶底板的焊缝
浮顶底板应采用真空箱法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负压值不得低于0.04MPa。浮顶边缘环板与各环向隔板的时缝应用煤油法渗透进行严密性试验,浮顶各隔舱及各环舱均应鼓入压力为0.02MPa的压缩空气进行严密性试验,用肥皂水检查,均以无泄漏为合格。
集水坑焊后进行煤油试漏。 f. 接管角焊缝和补强板角焊缝
开孔的补强板后,由信号孔通入100~200Kpa压缩空气,检查焊缝严密性,无渗漏为合格。
g. 无损探伤方法及合格标准:
射线探伤要求按JB4730-94标准中规定。厚度≥16mm的低合金钢焊缝Ⅱ级合格,其余Ⅲ级合格。
凡是射线探伤的焊缝应在竣工资料标明焊缝位置、编号和焊工代号。 射线检测不合格时,应在该检测长度的两端延伸300毫米补充检测,但缺陷的部位离底片端部75毫米以上者可不再延伸,如延伸部位的检测结果仍不合格时,应继续延伸进行检查。
渗透探伤标准应按《常压钢制焊接油罐渗透探伤技术标准规定》执行。 3.8.2 罐底板几何尺寸:
a. 罐底锥面度15/1000。
b. 罐底焊接完毕后,局部凹凸变形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大于50mm(即±50mm范围内),如超出时,须将钢板拆除,重新焊接。
大型储罐施工方案—第 34 页 共 45 页
3.8.3 罐壁板几何尺寸:
a. 焊缝角变形用1m长的弧形样板检查,当板厚δ≤12,角变形≤10mm,12<δ≤25,角变形≤8mm。
b. 壁板的每块板(包括纵、焊缝处)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处,用样板测量罐壁内表面的局部凹凸度应不大于13mm,局部凹凸变形应沿所测量的长度逐渐变化,不应有明显的凹凸。
c. 筒体高度允许偏差为筒体设计高度5/1000。 d. 罐壁底圈水平半径偏差应不大于设计半径的±19mm。
e. 底圈壁板的垂直度不应大于3mm,其他各圈壁板的铅垂度为该圈壁板高度的0.3%。
3.8.4 罐体几何形状和尺寸检查
a. 罐壁
高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设计高度的±0.5%,即20000×0.5%=100mm; 铅垂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罐壁高度的0.4%,即20000×0.4%=80mm 局部凹凸变形应平缓,不得有突然起伏,且不得大于13mm。 底圈壁板内表面半径允许偏差:
在底圈罐壁1m高处,内表面任意点半径允许偏差±19mm。 罐壁上的工夹具焊迹,应清除干净,焊疤应打磨平滑。
焊接后,焊缝的角变形用1m长的弧开样板检查,不得大于8mm。 b. 罐底:
焊接后,其局部凹凸变形的深度,不应大于变形长度的2%,且不应于50mm。
大型储罐施工方案—第 35 页 共 4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