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1-6 2015补充复习题(1-3章)
补充复习题(1-3章)
1、 电磁波按波长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各包含有哪些电磁波?
可分为短波部分,中波部分和长波部分;短波部分有X射线和?射线,中波部分有红外线,紫外线和可见光,长波部分有微波和射频波。 2、 分子总能量由哪部分构成?各部分能量的大小关系如何? E?E r Ee?Ev?E re?Ev?E3、 多原子分子振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2种类型,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 4、 分子伸缩振动分为哪几种类型? 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 5、 分子变形振动分为哪几种类型? 面内变形振动和面外变形振动
6、当有外磁场存在时,光谱支项将进一步分裂为能量差异更小的若干能级,此种现象称 塞曼分裂 。
7、按一定规则(即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则)排列分布的无数多个阵点组成的空间阵列,称为 空间点阵 。
9、将晶体中方位不同但原子排列状况相同的所有晶面组合称为一个 晶面族 。
10、空间所有相互平行(方位一致)的晶面),称之为 晶面组 。
11、空间所有相互平行(方向一致)的晶向,其晶向指数相同,称为 晶向组 。
12、将晶体中方位不同原子排列状况相同的所有晶向组合称为一个 晶向族 。
13、干涉指数是对晶面 晶面间距 与 晶面方位 的标识。 14、倒易矢量 垂直 于正点阵中相应的(HKL)晶面,其长度r*HKL等于(HKL)之晶面距dHKL的 倒数 。 15、晶体中,与某一晶向[uvw]平行的所有(HKL)晶面称为[uvw] 晶带 。 16、 非电磁辐射激发包括 电激发 和 热激发 。
17、光谱按强度对波长的分布(曲线)特点(或按胶片记录的光谱表观形态)可分为: 连续光谱 、 线光谱 和 带光谱 。
18、分子散射可分为 弹性散射(拉曼散射) 和 非弹性散射(瑞利散射) 。
19、电子散射可分为 相干散射 和 非相干散射 。
20、基于自由(气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产生的光谱称为原子光谱,包括 原子吸收光谱 、 原子发射光谱 和 原子荧光光谱 。 21、电子在基态与最低激发态之间跃迁所产生的谱线则称为 主共振线 。
22、原子光谱中最容易产生的谱线称为 灵敏线 。 23、一个光谱项nMLJ可产生M个能量稍有不同的分裂能级(光谱支项).原子光谱中,如果同一光谱项的各光谱支项参加辐射跃迁,则将获得一组波长相近的光谱线,称之为 多重线系 。
24、光谱分析中将光谱项多重分裂造成的波长差异细小的多重线系称为原子光谱的 精细结构 。
2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 外层电子在电子 能级跃迁产生的,红
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 振动 能级跃迁产生的,远红外吸收光谱是由分子 能级跃迁产生的。
26、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须有分子 偶极矩 的变化
27、表征样品电子结合能的一系列光电子谱峰称为 主峰 或 特征峰 。
28、以单色X射线为光源,激发样品中原子内层(芯层)电子,产生光电子发射,称为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9、以紫外光为光源激发样品获得的光电子能谱,称为紫外光电子能谱 。 30、当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入射电子使原子K内层电离时,该空穴立即就被另一电子通过L2→K跃迁所填充。这个跃迁多余的能量使L3能级上的电子产生跃迁,则从该原子发射出去的俄歇电子标识为 KL2L3 俄歇电子。 31、连续X射线光谱的最短波长称为 12395埃短波限 。
32、若K层产生空位,其M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 K? 射线。
33、若K层产生空位,其L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 K? 射线。
34、若L层产生空位,其M层电子向L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 L? 射线。
35、若L层产生空位,其N层电子向K层跃迁产生的X射线统称为 L? 射线。
36、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达到某一阈值可击出物质原子内层电子时,产生光电效应,相应的波长称为物质的 吸收限 。
37、原子核对电子的散射一般情况下均可视为 弹性 散射,核外电子对入射电子的散射均可视为 非弹性 散射
38、原子序数越高,产生弹性散射的比例 越大 (越大、越小或不变) 39、入射电子能量损失的主要过程是 激发二次电子 。
40、简述X射线与固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主要信息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主要产生散射X射线、电子、透射X射线等。入射X射线产生的相干散射是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的技术基础。X射线照射自由原子,原子内层电子吸收辐射向高能级跃迁是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基础,透射X射线用于研究X射线的衰减。(不完整,参考P38/39页相关内容)当入射X射线光子能量达到某个阈值时可以击出原子内层电子,产生广电效应,光电效应产生光电子,是X射线光电
子能谱分析方法的技术基础。光电效应使原子产生空位后的退激发过程产生俄歇电子或X射线荧光辐射,分别是X射线激发俄歇能谱分析方法与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的技术基础。入射X射线可使样品产生相干散射和非相干散射。相干散射是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的技术基础。若X射线照射自由原子,原子内层电子吸收辐射向高能级跃迁,这是X射线吸收光谱分析方法技术基础。 41、简述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及据此建立的主要分析方法。
电子与固体作用产生的信号有IR,IS,IX,IE,IA,IT,利用透射电子观察样品形貌,利用背散射电子分析样品化学成分。(参考45、46及P47表3-1)
42、多电子原子能级由光谱项 表示,请说明每一个字母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n为主量子数,M表示谱线多重性符号,L表示总角量子数,J表示内量子数;M为光谱项多重性,表示n与L一定的光谱项可产生M个能量稍有不同的能级分裂,此种分裂决定于J,每一个光谱支项对应于J的一个确定值,M则为J能取值个数,L>S,M=2S+1。J?L?S,L?S?1,?,L?S n?1,2,3,?,n l?0,1,2?,n?1 43、已知两晶面(211)、(121)同属于一个晶带,试计算它们的晶带轴指数[uvw],并判断(231)是否属于同一晶带。 Hu+Kv+Lw=0
u:v:w=1:1:-3 (113) (231)不属于同一晶带
44、已知某晶面同时属于两个晶带,两个晶带的晶带轴分别为[221]、[213],试计算它的晶面指数。 Hu+Kv+Lw=0 (542)
45、以纯镍片做铜靶辐射的滤波片,求使Kα辐射强度降低一半时滤波片的厚度t;已知Cu靶Kα辐射在Ni片中的质量吸收系数分别为μ1=49.3cm2/g,Ni的密度ρNi=8.9g/cm3。
???It?I0e??m?t1 I0?I0e?49.3?8.9t 2t?1.58?10?3(cm)46、已知Cu靶Kα辐射对Ni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吸收系数分别为μ1=49.3cm2/g
和μ2=12.7cm2/g,试求NiO的质量吸收系数。
?NiO?
5916?49.3??12.7?41.492(cm2/g) 59?1659?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