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中考部编人教版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熟悉诗歌鉴赏常考题型。 2、明确中考考点。 3、掌握答题技巧。 重难点: 掌握答题技巧。 课型: 复习课 教具:多媒体 方法:
点拨法、典例解析法、练习法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课题 二、出示复习目标 三、中考常见考点:
1、概括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理解诗句大意、表达的观点、抒发的情感。)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烘托的气氛。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4、鉴赏诗歌中“妙词”“妙句”。
1
四、直击中考 考点一:体悟感情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你读懂诗歌题目了吗?
秋思,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郊黄昏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凄苦惆怅之情。
2、你能找出体现感情的关键词句(诗眼)吗?
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 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是漂泊未归的天涯沦落人,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及思乡之情。
3、你能找出这首小令里的意象吗?
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托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只有领悟“意象”的内涵,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4、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
2
明月: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夕阳、暮色:多给人以失落、凄凉之感。
流水、落花:常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春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子规、猿啼: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鸿雁:常借指书信,常寄托思乡怀人的情思 折杨柳:送别、留恋、伤感。 篱笆、鸡啼、犬吠:田园的闲适、悠然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坚贞不屈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志向、气节。 答题技巧
1、从诗歌题目上去辨析。 2、从关键词上寻找答案。 3、注意分析诗词中意象的内涵。 4、关注作者遭遇和时代背景。 考点二:描述画面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
1、找出诗中的意象。 2、展开合理的想象。
3、结合诗句理解诗人的感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春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答题技巧
1、从诗歌题目上去辨析。
2、通过意象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3、注意语言的流畅通顺。 4、关注作者遭遇和时代背景。 五、学以致用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诗中前四句你看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
(怀才不遇的苦闷,漂泊无依的感伤。) 六、小结
引导学生从考点、答题技巧谈本节课的收获。 理解句意,揣摩内容。 推敲字词,领会感情。 结合意境,紧扣诗意。 文从字顺,准确简练。
七、针对本节课的两个考点,赏析诗歌《春望》。 教后反思:
我觉得这节课不成功。原因在于:
1、老师讲的过多,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2、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3、讲解时应适当拓展作者的相关作品,可以更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今后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