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綦江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綦江区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温馨提示:
1.请考生将答案做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先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再答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栖息(qī) .B.硕果(shuò) C.繁琐(suǒ) D.晌午 (shǎng)
绽开 (zhàn) .
殷红(yīn) 门槛(jiàn)
驿路(yì) .
伫立( chù) .
憎恶(wù) 烦躁(zào)
诧异(chà) .
震悚(sǒng)
惊心动魄(pò)
踌躇(chóu) .
迸溅.jiàn)
2.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愧怍 B.耐人寻味 C.契而不舍 D.霹雳
告罄 慷慨 相提并论 选骋 点缀 峰芒毕露 怪诞 卓越 莫明其妙 炽热 伴侣 语无轮次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小明出色的演讲,赢得阵阵掌声,他获得“演讲小能手”的称号真是当之无愧的。 ....B.“嫦娥奔月”的故事,真可谓家喻户晓。 ....
C.王老师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同学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
D.父亲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在当今,汉语新词汇大量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但绝大多数新词语喧嚣数日或数月 ②平均每天诞生二十个以上 ③犹如春风野草
④便消失在时间的洪流之中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5. 展开联想进行仿写,使之与前文构成排比句。(4分)
我喜欢仰望湛蓝高远的天空,因为它使我的心沉静;我喜欢丈量巍峨险峻的山峰,因为它使我的心谦逊; , 。 6.名著阅读(6分)
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 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
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我的脑袋在圆球中间摇来晃去,像杏仁在它的核中滚动一 般。
(1)这段文字选自《 》 ,作者是 国的 (人名),他被誉为
“ ”。
(2)尼摩船长是一个 、 的人。(填两个即可) 7.综合性学习(8分)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年级(1)班开展了“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请写出两个。(2分)
活动项目一: ; 活动项目二: (2)请你扣住主题,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3)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6)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7)在《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 。 (8)在《约客》中,作者用对句写景,极富时令和地方特色的句子是:
,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可爱者甚蕃( ) .
(2)濯清涟而不妖( ) .
(3)亭亭净植 ( ) (4)陶后鲜有闻( )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1.下列对文章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3分)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B.作者从生长环境、风度气质、体态香气等方面描写莲花,赋予莲君子般的美好品格。
C.这篇短文,采用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正面衬托莲花,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D.短文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12.读文赏荷:(4分)
赏荷,不但观其形美,更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18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
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失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3.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4分)
1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4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中“神力”指代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分)
(2)从阿长给我买《山海经》这件事中,你觉得阿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2分)
16.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阿长的敬意主要由买《山海经》而生发的。 B.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现了阿长的无知。
C.“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作者这样说是因为这四本书虽粗拙,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