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冷液化操作规程(1)
1、经常检查各段进、出口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加减负荷时应加强与相关岗位的联系。
2、根据各段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活塞环、活门、阀门等有无异常情况,如经判断有泄漏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B、输出量的调节
1、压缩机开车正常运行后,向外工序送气时,必须待出口压力略高于系统压力时,才能开启出口阀门。
2、压缩机在停车过程中当出口阀尚未完全关闭时,应注意出口管回路阀的开启度,不能开得 过猛,防止气液倒流回压缩机或出口压力超指标。加减负荷要缓慢,有利于各工段的稳定生产。一般用一段近路阀来调节气量,生产稳定时应尽量做到不开一段近路阀,使压缩机满负荷生产以降低电耗。 C、防止抽负压及带水
1.加强与前工序联系,注意压缩机一段进口气体压力的变化,防止压缩机抽负压。 2.及时排放各油水分离器的油水,以防气体带液。 D、注意异常响声和保证良好润滑
1、经常用看、听、摸的方法检查压缩机传动部件的运转情况,如发现敲击声等异常响声时,应立即分析判断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经常检查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保证曲轴箱的润滑油质量。油位及油泵压力、做到三级过滤。符合工艺指标要求,保证良好的润滑。 E、巡回检查
1、根据操作要求,每小时做一次岗位记录,做到认真、准时、无误。 2、每十五分钟检查一次系统各点压力和温度。
3、每半小时检查一次压缩机的运转情况及其活门、气缸、活塞环、填料函等有无异常情况。
4、每小时检查一次系统放空阀,近路阀、排油水阀的关闭情况。 5、各段油水分离器,每两小时排放一次。
6、每一小时检查一次各段冷却器溢流情况、气缸夹套冷却水溢流情况及循环油箱和注油器的油位。
7、每班检查一次系统设备、管道等泄漏和振动情况。 三、工作原理:
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曲轴旋转时,通过连杆的传动,活塞便做往复运动,由气缸内壁、气缸盖和活塞顶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则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从气缸盖处开始运动时,气缸内的工作容积逐渐增大,这时,气体即沿
着进气管,推开进气阀而进入气缸,直到工作容积变到最大时为止,进气阀关闭; 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反向运动时,气缸内工作容积缩小,气体压力升高,当气缸内压力达到并略高于排气压力时,排气阀打开,气体排出气缸,直到活塞运动到极限位置为止,排气阀关闭。当活塞式压缩机的活塞再次反向运动时,上述过程重复出现。
依靠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来压缩气体的。压缩气体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压出过程。 四、工艺流程概述:
压力为0.082MPa,温度为常温的氮气经过压缩机三段压缩,压力增至2.5MPa(绝压)送至冷箱为脱氢塔顶冷凝器、甲烷精馏塔顶冷凝器提供冷量。 五、主要工艺指标控制 1、氮气压缩机工艺控制指标 序号 1 2 3 4 5 序号 1 2 3 4 5 六、操作方法
6.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确认压缩机及附属设备完好且处于正常备用状态。
2、对机组所属设备、管道、阀门、仪表、报警联锁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缺陷。
3、联系电工送高压电,并做开车准备。 4、置换取样分析O2<0.5%为合格。
名称 循环供油温度 电机轴温 氮压机轴瓦温度 供油压力 油温 名称 循环供油温度 电机轴温 电机绕组温度 冷却水上水压力 末级排气温度 单位 ℃ ℃ ℃ MPa ℃ 单位 ℃ ℃ ℃ MPa ℃ 指标 25-40 ≤125 ≤75 0.2-0.45 40 指标 15-40 ≤90 ≤135 0.2-0.4 40 2、BOG压缩机工艺控制指标
5、排放各分离器、冷却器及管线死角内的油水。
6、打开冷却水总进水阀及各回水阀门,检查循环冷却水路是否畅通,并调至正常供水压力(0.30—0.40MPa)。
7、检查稀油站油位(控制在1/2—2/3),开启稀油站油泵电机,使润滑油稳定在工作压力下(0.4MPa)。
8、三段放空阀,一回一,三回一近路阀,氮气入口阀,各级排油水阀打开。三段出口阀,一段放空阀等阀关。 6.2开车:
1、盘车、当各项功能都达到要求时关闭盘车电机,将盘车手柄搬置 “开车”位置。
2、联系并做好开车准备。
3、启动主电机,观察电机电流及压缩机运转情况。
4、设备无问题后,慢慢关闭放空阀。调节回路阀(一回一阀、三回一阀)。注意入口压力的下降。
5、待三段出口压力稍高于系统压力时,打开三段出口阀门,将气体送往出口总管,这一过程要缓慢进行,以使气压逐步上升。 6.3停车步骤: A、计划停车:
1、接到停车命令后通知转发中控。
2、关闭三段出口阀门,打开三回一阀门(必要时稍开放空阀)。控制三段出口压力不超过工艺指标。
3、当三段出口阀全关时,全部打开一回一、三回一近路阀、放空阀或各排油水阀进行卸载。注意入口压力不能太高,并防止卸载过快引起静电着火. 1)当压缩机无负荷运转时停下主电机。 5、开启盘车电机,盘车10分钟左右。
6、关一段入口阀,5分钟后停循环油泵,关闭冷却水上水、回水总阀,脱盐水上水、回水阀。
备注:开关阀门时应注意各段压力变化,严防超压,卸压应从高压段向低压段进行,不得过快,开启阀门要缓慢。 B、长期停车和短期停车
按正常停车步骤卸压,停主机后。
1、长期停车必须停循环水系统,脱盐水,一段入口闸阀。并排净各级冷却器、管线死角的积水,冬季注意放冻。停车后,每天24小时内盘车一次,,并做好
记录。
2、短期停车视情况做好备车,冬季防冻工作。 C、紧急停车
1、立即按停车按钮,停止压缩机的运转。
2、迅速关三段出口阀,切断与系统的联系,开启放空阀、三回一、一回一近路阀或排油水阀进行卸压。
? 然后按正常停车方法处理至备车状态。 5.4倒车
当压缩机发生故障或需要检修时进行倒车,倒车方法如下:
(1)、按正常开停车步骤,先开后停,两机密切配合操作,保持系统压力、流量稳定。
(2)、做好备车的开车准备工作即可开车,开车后检查运转无问题后,慢慢加压,当三段出口压力稍高于系统压力时,缓慢打开三段出口阀门,逐渐关死三回一,用一回一调整负荷,同时打开要停车的三回一、一回一及各排油水阀(或放空阀)进行调节保压,确保系统负荷平稳。
(3)、当备车的气量全部送出时,迅速关闭要停车的三段出口阀,待其无负荷运转后停下主机(方法同正常停车方法)。 6.5正常操作要点: A、稳定各段压力和温度
1、经常检查各段进、出口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加减负荷时应加强与相关岗位的联系。
2、根据各段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活塞环、活门、阀门等有无异常情况,如经判断有泄漏或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B、输出量的调节
1、压缩机开车正常运行后,向外工序送气时,必须待出口压力略高于系统压力时,才能开启出口阀门。
2、压缩机在停车过程中当出口阀尚未完全关闭时,应注意出口管回路阀的开启度,不能开得 过猛,防止气液倒流回压缩机或出口压力超指标。
3、加减负荷要缓慢,有利于各工段的稳定生产。一般用一段近路阀来调节气量,生产稳定时应尽量作到不开一段近路阀,使压缩机满负荷生产以降低电耗。 C、防止抽负压及带水
1、加强与气柜岗位联系,注意压缩机一段进口气体压力的变化,防止压缩机抽负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