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六 第2课时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全国通用)2015届高考物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六 第2课时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56:01

第2课时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1.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电功率的比较

U2

(1)纯电阻电路:电功W=UIt,电功率P=UI,且电功全部转化为电热,有W=Q=UIt=t=

RU22

IRt,P=UI==IR.

R2

(2)非纯电阻电路:电功W=UIt,电功率P=UI,电热Q=IRt,电热功率P热=IR,电功率大于电热功率,即W>Q,故求电功、电功率只能用W=UIt、P=UI,求电热、电热功率只能用Q=IRt、P热=IR. 2.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1)电源的几个功率 ①电源的总功率:P总=EI ②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r ③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P总-P内 (2)电源的效率η=

2

2

2

22

P出U×100%=×100% P总E3.交流电的“四值” (1)最大值Em=NBSω. (2)瞬时值e=NBSωsin_ωt. (3)有效值: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E=Em

2

;非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必须根据电流的热效应,

用等效的思想来求解.计算交流电路的电功、电功率和测定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都是指有效值.

(4)平均值:E=nΔΦ

,常用来计算通过电路的电荷量. Δt4.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 (1)功率关系:P入=P出. (2)电压关系:=. U1n1U2n2

- 1 -

(3)电流关系: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I1n2I2n1

直流电路动态分析方法

(1)程序法:基本思路是“部分→整体→部分”.即从阻值的变化入手,由串、并联规律判定

R总的变化情况,再由欧姆定律判断I总和U端的变化情况,最后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串联分

压、并联分流等规律判断各部分的变化情况. (2)结论法——“并同串反”:

“并同”: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增大(减小).

“串反”:指某一电阻增大(减小)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将减小(增大).

考向1 直流电路的动态分析

例1 如图1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来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R1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相等.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图1

A.R3上消耗的功率逐渐增大

B.电流表读数减小,电压表读数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逐渐增大 D.质点P将向上运动

审题突破 当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其电阻如何变化?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和哪部分电路电压相等?如何分析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

解析 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R4的阻值越来越小,故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得:R3的电压减小,消耗的功率减小,故A错误;电容器电压等于

R3的,故也减小,所以质点P将向下运动,所以D错误;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所以干路电流I1增大,而R3的电流I3减小,根据I1=I3+IA,可得电流表读数IA增大,所以B错误;因R1

的阻值和电源内阻r相等,故外电路电阻大于电源内阻,且逐渐减小,由输出功率与外电阻的关系可得:电源的输出功率在增大,所以C正确.

- 2 -

答案 C

某同学准备用一种金属丝制作一只电阻温度计.他先通过实验描绘出一段金属丝

的U-I曲线,如图2甲所示.再将该金属丝与某一定值电阻R0串联接在电路中,用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金属丝的电阻)与金属丝并联,并在电压表的表盘上标注温度值,制成电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从图甲可知,该金属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越大,温度值越小

C.选用不同阻值的R0可以改变温度计的量程,R0越大,量程越大 D.温度越高,电源消耗的功率越大 答案 C

解析 从图甲可知,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大小,故该金属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A错误;图乙中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越大,说明RT的阻值越大,即温度越高,所以B错误;若R0越大,电压表要偏转同样的角度,需RT的阻值更大,即温度更高,量程越大,所以C正确;温度越高,RT的阻值越大,电路电流越小,所以电源消耗的功率P=

EI越小,故D错误.

考向2 交流电的产生和描述

例2 如图3甲为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电阻为r=2 Ω矩形线圈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匀速转动,线圈的两端经集流环和电刷与右40

侧电路连接,右侧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R0= Ω,滑动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

7央,定值电阻R1=R0、R2=,其他电阻不计.从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开始计时,闭合

2开关S,线圈转动过程中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是10 V,图乙是矩形线圈磁通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0

- 3 -

图3

5

A.电阻R2上的热功率为 W

7

B.0.02 s时滑动变阻器R两端的电压瞬时值为零 C.线圈产生的e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e=102cos 100πt (V)

12

D.线圈开始转动到t= s的过程中,通过R1的电荷量为 C 600200π

1010U解析 R总=R1++=R0=10 Ω,I= A=1 A,UR2= V,根据公式P=得电阻R2上

244107R5

的热功率为PR2= W,故A正确;0.02 s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感应电动势最大,故B错

72π

误;T=0.02 s,ω==100π rad/s,E=10 V+1×2 V=12 V,e=122cos 100πt(V),

R0R07

2

T故C错误;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122 V=nBSω,Φm=BS=100πt(Wb),线圈开始转动到t=正确. 答案 AD

以题说法 1.线圈通过中性面时的特点 (1)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零;

(3)线圈每经过中性面一次,感应电流的方向改变一次. 2.交流电“四值”的应用 (1)最大值:分析电容器的耐压值;

122122

(Wb),Φ=sin

n×100πn×100π

1nΔΦ2

s的过程中,通过电阻的电量为= C,故D600R总+r200π

(2)瞬时值:计算闪光电器的闪光时间、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 (3)有效值:电表的读数及计算电热、电功、电功率及保险丝的熔断电流; (4)平均值: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2014·天津·7)如图4甲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

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则( )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1.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电功、电功率的比较 U2(1)纯电阻电路:电功W=UIt,电功率P=UI,且电功全部转化为电热,有W=Q=UIt=t=RU22IRt,P=UI==IR. R2(2)非纯电阻电路:电功W=UIt,电功率P=UI,电热Q=IRt,电热功率P热=IR,电功率大于电热功率,即W>Q,故求电功、电功率只能用W=UIt、P=UI,求电热、电热功率只能用Q=IRt、P热=IR. 2.电源的功率和效率 (1)电源的几个功率 ①电源的总功率:P总=EI ②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内=Ir ③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P总-P内 (2)电源的效率η=222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