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每日一练

教师每日一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7:36:42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巩固性 D.启发性 【答案】B

【解析】“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 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

3.(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有( )

A.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B.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C.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

D.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答案】ABCD

【解析】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①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③教育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反映最新科技发展成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④强调自主地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⑤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⑥注重过程性和全面的评价,鼓励采用多种评价手段。

4.(判断题)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 【答案】正确

5.(判断题)“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了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答案】错误

【解析】“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6月8日

1.(单选题)“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乌申斯基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 )

A.尊重和关爱学生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培养良好的班风 【答案】B

【解析】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2.(单选题)当前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B.了解和研究学生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A

【解析】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作为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多选题)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其重要意义在于( )

A.教学是开展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B.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再生产的主要方式 C.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D.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 【答案】ABCD

【解析】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教学的主要意义是:1.教学是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历史经验之间矛盾的强有力工具之一。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教学能够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精神财富,实现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向个体经验的转化,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①它使学生个体的认识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以及个人经验的限制,扩大了学生个体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②使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品德、才智、身体、审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除教学外,还有党务、行政、后勤等,学校教育的途径除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必须与

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4.(判断题)一切心理活动,不论是言语、思想、情感或意志,都可能成为注意的对象。 【答案】正确

【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必经的唯一门户。注意不像感知那么单纯,它和一切心理过程联系着。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有注意伴随着,在整个认识过程中,注意始终参与着。同样,情感过程表示对事物的态度,在态度表现之前,如果没有注意,情感就无从表现。因为没有注意对象,究竟应该表示愉快,还是畏惧,就无从确定了。意志过程也是一样,没有足够的注意,怎能决定、执行、克服困难?所以说,一切心理活动,不论是言语、思维、情感或意志,都可能成为注意的对象。注意和一切心理过程联系着。 5.(判断题)概念的关键特征越多、越明显,学习越困难。 【答案】错误

【解析】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概念的无关特征越明显、越多,学习越困难。 6月9日

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智者派”观点的是( ) A.教授无知的人有知识

B.努力追求道德的卓越、生活的明智和行为的理性 C.强调美德、道德和忠诚

D.教育目的是培养思路清晰、充满理性和真理的政治家 【答案】A

【解析】智者派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知识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只是把知识当作认识世界的工具。他们的职业就是教授青年人知识。

2.(单选题)分组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改良,它的类型包括能力分组和( ) A.成绩分组 B.作业分组 C.兴趣分组 D.技能分组 【答案】B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些资产阶级教育家认为班级教学不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提出分组进行教学的形式。主要的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依据相同的课程、不同的学习年限,以适应儿童的能力。作业分组是按照规定的学习年限,使儿童依不同的能力,学习不同的课程。

3.(多选题)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性质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答案】ABCD

4.(判断题)问题的性质是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 【答案】错误

【解析】影响学生知识应用效果的因素可分为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是指课题的性质,主观因素主要指学生对知识理解与保持的水平,学生的认知策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知识应用的主要因素学生对知识理解与保持的水平。

5.(判断题)中小学生是父母缺乏理解和沟通导致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答案】错误

【解析】中小学生与父母、师长难以沟通,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也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进入青春期之后,更加突出,使他们普遍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 6月10日

1.(单选题)教育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答案】 【答案】D

搜索更多关于: 教师每日一练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巩固性 D.启发性 【答案】B 【解析】“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指教育中要遵循 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 3.(多选题)下列属于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的有( ) A.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B.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C.在课程内容上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状况,既要体现内容的基础性,又要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 D.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答案】ABCD 【解析】我国课程改革的内容①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②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③教育内容上体现基础性、反映最新科技发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