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第二单元教案 - 图文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6、千人糕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型 新授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2.认识本课1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目标 3.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重难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点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创设情境、小组合作 教法、学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示标 1、板书课题:6、千人糕 2、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3、出示目标1、2。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兴趣,学会质疑 二、查学诊断 1、指名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读后讨论:千人糕就是什么糕?(重阳糕)为什么称重阳糕为千人糕?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情况 三、导学施教 1、试读第一自然段。 (1) 出示生字卡片:重、米、普、吗 指名认读,注意:“重”是后鼻音,“吗”是轻声。 (2) 出示句子: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 领读句子,指名读句子。 (3)指名试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2、试读第二自然段。 (1)出示生字卡片:碾、磨 指名认读生字,注意:“碾”是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3、试读第三自然段。 (1)抽读生字卡片:接、需、厂、纺、纱、制、加、锅。 提醒学生读准下列字音:厂、纱、制。 (2)出示句子: 一说起布,就会想到种棉花的,摘棉花的,纺纱的,织布的,还 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有制造纺织机的…… 这句话读时要注意停顿。 (3)指名试读课文。 4、试读第四自然段。 (1)提醒读准边音“劳”。 (2)指名读课文。 要求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5、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哪些字与我们学过的字有点像? 重 童 米 木 吗 妈 广 厂 加 功 (2)指名说哪些字笔顺难把握。 制 重 普 (3)指导书写。 制:左宽右窄。 接、吗:左窄右宽。 重、厂、米:要居中写。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强调前后鼻音,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注意停顿、节奏、语气,指导书写生字,掌握生字结构。 四、练测促学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下列生字加上音节。 ( ) ( ) ( ) ( ) 锅 重 吗 厂 ( ) ( ) ( ) 制 劳 碾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生字识记掌握情况 五、拓展延伸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 设计意图: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为深入学习理解课文做铺垫。 六、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教 学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示标 1、复习词语,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2、出示目标3。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积累运用 二、查学诊断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注意停顿节奏、语气语速 三、导学施教 1、精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师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有关知识。 二次备课 6
过 程
(3)比较句子,指导朗读。
A 出示: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怎么说是千人糕呢?
B 讨论: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两句话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把第一句话换个说法?
(两句话后面都是问好,但第一句话并不表示疑问,它可以改说成:这是普通的糕。第二句话表示的是疑问。) C 指导读句子。
第一句要用肯定的语气读,第二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D 指名试读,齐读。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2、3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A 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B 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二句话,妈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C 指导读妈妈说的第一句话。
“怎么不是?”什么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用肯定的语气) 教师范读,指名读。
D 指名读妈妈说的第三句话。
指名读句子,这句话后面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这句话后面是感叹号,要读出感叹的语气) e 小结第2自然段。
这段话告诉我们,做糕需要米粉,米粉来得不容易。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A 我们蒸糕需要哪些东西? (板书:锅、煤、布) B 锅、煤、布是怎么来的?
C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人外,还有哪些人的劳动? D 指导朗读.
提醒学生要用谈心的语气读,速度要不快不慢,最后一句话要读出感叹的语调,“还”要重读。 齐读第三自然段。 E 小结第三自然段。 3、精读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哪怕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米糕,也是成千上万人劳动的成果呀! A 比较词语:普通 普普通通
(普普通通比普通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
B 指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成千上万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许多人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 C 练习说话。
7
板 书 设 计 以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出来的。 D 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得到。 4、总结课文 (1)齐读课文。 (2)指名说说学习过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 四、练测促学 1、口头扩词 劳:( )( )( )( )( ) 普:( )( )( )( )( ) 接:( )( )( )( )( ) 制:( )( )( )( )( ) 2、填空。 (1)“这不就是普通的糕吗?”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 。因为_______ ,所以说是千人糕。 (3)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 。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词语积累及知识运用迁移能力 五、拓展延伸 1、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春节的来历 2、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制作的?举例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打基础,增强文化自信 六、作业布置 预习第七课。 6、千人糕 重阳节 —— 千人糕 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成千上万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教 学 反 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措施: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