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渭源县渭河源头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渭源县渭河源头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9:03:26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即可保持水土又可增加农民收入。

4.1.2 土石山区治理模式

该区内涉及清源镇的一个村和五竹镇的七个村,该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是:山坡陡直,沟谷呈狭窄的“V”字型,沟底基岩裸露,沟蚀及泥石流很严重,治理与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原有林区实施保护工程,疏林地进行补植,原有草场实施草原恢复工程,疏林地进行补种牧草,并实行轮封轮牧,沟道修建拦蓄工程,巩固并抬高侵蚀基点,制止沟蚀,“U”型沟道筑淤地坝,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建成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典型。

啤特果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一种独特古老树种,该树种树龄高,挂果期长,产量大,适宜在当地生长。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特别是侵蚀沟及淤地坝坝体。这样;即可固土保水,又可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据考证,树龄高达180年,单株产量最高可达1800公斤左右。系蔷薇科苹果亚科,新疆系统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具有树势强健,根系发达,对土壤要求不严,喜阴湿耐寒、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等特点。其果实含水量大,同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还原糖、粗纤维、维生素(C、B1、B2)、鞣酸、氨基酸、钾、钙、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可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栽植啤特果树,并初步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提高经济产值。

4.2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

根据水土流失特点和当地农、林、牧业生产发展的实际,以小流域为单元,打破行政区划界线,以生态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充分考虑气候因素的影响,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草原则,进行山水 林、田 路、草综合治理,对治理流域实行全面围栏封禁,实行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牧业技术措施与水资源配置,生态修复的优化组合,坡沟采取“一坡四带式”(坡顶岩石地挖鱼鳞坑种植山杏,坡面挖水平沟栽植柠条,坡脚营造云杉,落叶松榆树网格,网格中间种植苜蓿、红豆草优质牧草。沟头,沟边修截水埂,沟道建塘坝,谷坊,并营造果树等经济林)的生态沟治理模式,形成层层设防,节节拦蓄的防护体系。

5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4.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多年来县委,县政府领导把水土流失和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有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指挥,水保局局长任副指挥及技术总负责,并配置专职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指挥部受项目领导小组领导,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包括规划设计技术指导,管理管护,考核验收和其他日常性工作,并应实行行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和部门领导技术承包制,层层参与治理责任状,并把工作完成得好坏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度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实行严格奖罚。对项目应实行“一个项目,一套领导,一个责任制,一条龙管理,一包到底”的管理方式。

4.4改善生态环境

(1)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草植被面积,提高林草覆盖率;通过水土保持林网建设,降低风速,防止土地沙化,退化,改善农田小气候,由于植物措施面积的增加和林草覆盖率的提高,可有效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量,减轻水土流失程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和持续增产能力,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减轻各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防护体系建设,可有效地防风固沙,减轻风沙的危害,调节河川径流,降低含沙量,增加清水常流量,从而减轻洪涝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创造条件。

(3)保水保土,基本农田和林草地就地拦蓄径流避免了土壤养分的流失,加速了土壤熟化,二是由于流域上下游各项措施保水保土效益的发挥,减少了下游河道清淤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的劳力和经费,减轻了洪水对下游河道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与威胁。

综上所述:渭源县渭河源头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并伴随着以水力侵蚀而诱发的重力侵蚀、沟蚀、面蚀。而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水平底下和人民水土保持意识落后。由于治理措施的实施,才使的当地的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各种自然灾害也减少了,保水保土的作用也发挥到位了。荒山丘陵沟壑区修了梯田,陡坡造林种草,沟底还发展了小片水地。土石山区沟道内修了谷坊;淤地坝等工程,同时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封育等生

6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物措施,最终达到改善当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使得全县人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使全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渭源志》

《沙棘在治理中国水土流失中的作用》李敏 卢健

《土壤侵蚀原理》 张洪江 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年

《中国水土保持》 张有实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理论基础及方略的探讨

《中国水土保持》张文聪 集雨微灌工程是加快山丘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中国水土保持》郭廷辅等 关于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即可保持水土又可增加农民收入。 4.1.2 土石山区治理模式 该区内涉及清源镇的一个村和五竹镇的七个村,该区的水土流失特点是:山坡陡直,沟谷呈狭窄的“V”字型,沟底基岩裸露,沟蚀及泥石流很严重,治理与生产的基本要求是:原有林区实施保护工程,疏林地进行补植,原有草场实施草原恢复工程,疏林地进行补种牧草,并实行轮封轮牧,沟道修建拦蓄工程,巩固并抬高侵蚀基点,制止沟蚀,“U”型沟道筑淤地坝,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农作物,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建成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典型。 啤特果是一种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一种独特古老树种,该树种树龄高,挂果期长,产量大,适宜在当地生长。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特别是侵蚀沟及淤地坝坝体。这样;即可固土保水,又可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