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八章 机械加工工艺质量
(2)热态塑性变形
机械加工时,切削或磨削热使工件表面局部温升过高,引起高温塑
性变形,使得工件在冷却后从内到外分别产生拉应力、压应力、和拉应力。
(3)金相组织变化
切削时产生高温,由于不同的金相组织有不同的比容,表面层金
相变化的结果将造成体积的变化。表面层体积膨胀时,因为受到基体的限制,产生了压应力。反之,表面层体积缩小时,则产生拉应力。
实际机械加工后的表面层残余应力及其分布,是上述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其中某一或二种因素可能起主导作用。
8.3.3.2 磨削裂纹的产生
磨削加工中热态塑性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的影响较大,故大多数磨削零件的表面层往往有残余拉应力。当残余拉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零件表面就会出现裂纹。有的磨削裂纹也可能不在工件的外表面,而是在表面层下成为肉眼难以发现的缺陷。磨削裂纹一般很浅,如图8.12所示。
磨削裂纹的产生与材料性质及热处理工序有很大关系。磨削硬质合金时,由于其脆性大,抗拉强度低以及导热性差,所以特别容易产生磨削裂纹。磨削合碳量高的淬火钢时,由于其晶界脆弱,也容易产生磨削裂纹。
图8.12 磨削裂纹观看动画8.4 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
8.4.1减小残余拉应力、防止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工艺途径
对零件使用性能危害甚大的残余拉应力、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均
起因于磨削热,所以如何降低磨削热并减少其影响是生产上的一项重要问题。解决的原则:一是减少磨削热的发生,二是加速磨削热的传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