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2、讨论交流。
3、这篇短文写“我”和妈妈看到乌鸦反哺时两个人的谈话,又叫对话,这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板书:写对话) 三、讨论明法
1、过渡:应该怎样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例文是怎样写的。
2、再读例文,结合书上的分析,明确写法。
(1)学生再读例文,思考:“我”和妈妈在树林中说了些什么话? (2)讨论交流。
(3)哪些话是“我”说的,哪些话是妈妈说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①学生讨论,点名回答。
②小结:写对话要写清楚是谁说的,说了什么。
(4)①对话中写清楚是谁说的这部分叫做“提示语”,请大家看“我”和***这几句对话,用“~~~”画出提示语,看看它们的位臵一样吗?
②为了使文章显得更活泼、不呆板,提示语的位臵可以变化。有的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还有的放在中间呢!
在有的情况下,提示语也可以省略。这时,一个人说的话就写一段。我们这次作文主要要求同学们掌握提示语在前面和在后面这两种方法。
③过渡: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什么? ④小结:提示语除了告诉我们是谁说的,还能提示人说话时的语气、表情、动作等。写对话时既要写清是谁说的,说了什么,还要写出说话人的语气、表情、动作等,这样才具体、生动、形象。 (5)结合书上的分析,总结写法(板书)。 ①写清楚说的什么,是谁说的。
②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气等。
第二课时【48】
一迁移仿作 1、辅助练习。 (1)情境一。
指名一名同学演示动作:欢蹦着走进教室,同时说:“我们班在广播操比赛中得第一名啦!”训练学生说一句描写人物说话时语气、神态、动作的句子。要求学生们仔细观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情境二。
老师和一名学生表演对话,要求学生听清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 2、模仿作文。 (1)明确习作要求。
通过刚才的练习,同学们已初步掌握了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方法。下面请大家看一个小品,练习写一段对话,请同学们注意听清说话人说了什么,又是怎样说的。
(2)课堂小品表演。
(3)同桌互相讨论:小品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是怎样说的? (4)播放小品的录音,再现情境,帮助学生弄清说了些什么。学生边说边回忆人物是怎样说话的。 (5)投影映示句子,学生练习说话。 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
(6)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说清楚。 同桌互说、指明说,然后评议。
(7)同学们,刚才你们看了小品表演,根据小品提供的材料说了一篇作文,把事情说得很清楚,着重抓住了人物之间的对话,下面,我们试着给这篇作文起个题目。 指名说。
(8)练习写稿,教师巡视指导。 (9)评议修改。
练习4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搜”、“塞”、“藏”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2、使学生知道词语间的对仗关系,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3、读句子,注意表示声音的词并仿写两句。
4、熟记8条成语。
5、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口语交际训练。 6、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49】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分角色读一读师生的对话。 2、谁来说说如何查词典?
3、请学生查“神秘”,并确定在文中的解释。 4、查词典比赛:流线型、大腹便便、绅士。
(依据大部分学生已有查词典的基础这一现状,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一、 教学第二题
1、引导学生观察“章”、“罩”、“举”的间架结构。(上下结构)找出字的关键笔画——悬针竖。 2、引导学生读“我的提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