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辩题
首先我们要肯定,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教师能起到很强大的启蒙和引导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果教师教的好但是学生不能理解的话,一切就会像对牛弹琴般没有任何意义。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要用比喻句来形象的描写事物。有的同学理解吸收了这个知识,写出了“在枪声响起的一刹那,同学们如箭在弦般飞刺而出”。可那些理解不了的同学,则写出了“在枪声响起的一刹那,同学们就像脱缰的野狗般奔了出去。”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句子。这充分证明了,没有保证生源质量,再好的老师也教不来。 教师和学生相辅相成,才能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发展。西游记中,师傅唐僧教会几个徒弟做人的道理,而几个徒弟也保护唐僧一路安全。可是不知对方辩友注意到没,这几个徒弟中,三徒弟沙僧从头到尾说的最多的就只有五句台词。**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了。④:大师兄,二师兄和师傅都被妖怪抓走了。最后一句最气人,说的是:师傅放心,大师兄他们会来救我们的。 虽然我们也看到了沙僧一路走来任劳任怨,实力确实进步了不少。可是无奈他起点实在太低,一开始打不过妖王,到后面连小喽啰都能欺负他了。如果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的三个徒弟都是沙僧这样的人,那唐僧估计没走几里路就被妖怪端上桌了。哪里还能最后修成正果呢?
今天,我们不是去否认老师的重要性,我们同样的认为,老师是每个学生的指明灯,是能够引导学生开拓、发展的重要角色。
可是,当今的社会,一流的大学对于师资的过分的追求,使得现在人们对于大师、对于学术权威有着一种盲目的敬畏。大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术领域的话语权、解释权掌握在了少数学术寡头的手中,一流的大学注重的不再是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而是注重于请什么样的大师来提升学校的实力。这样的情况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又如何去培养出能够开创时代的社会精英呢? “宁可损失真理,也不留犯错之机”。这就是现在许多学术专家的真正心态。他们心态和宗教狂信者几乎一模一样!专家坚决捍卫自己的学说,惧怕任何不同的意见,恰如宗教狂信者竭尽全力去保护宗教假说一样。
我们现在都只看到了一流大学中作为学术思想源头的教师质量的重要性,从而陷入了学术固步自封的深渊泥潭。没有质疑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何谈一流大学?只有重视起生源的重要性,才能突破现有的固步自封的死水般的学术现状。只有重视起生源的重要性,才能达成一流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正方:名师出高徒,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教不会的老师,所以老师重要
反方:巧媳妇做不了无米之炊
生源跟师资只是一方面!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一方面…还有社会影响力。但关键是学校长期形成的文化底蕴纵观世界一流大学!牛津,耶鲁,哈佛他们都是历经沧桑几百年的!中国为什
么没有?原因之一中国起步晚,人口底子大…教育制度也跟不上…
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定论不一,主要是指在本国文化教育实力浑厚、拥有极大的世界声誉和排名在世界前列的大学。
正方可能犯的错 1、什么是一流大学
2、学生资源中的学生是否包括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3、学生和教师能带给学校的分别是什么,发挥了什么作用。何者更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4、学生教师与学校的相互关系又是什么
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初赛第三场正方常熟昌VS反方重庆(精华版)
正方(常熟):教师质量重于生源质量 反方(重庆):生源质量重于教师质量
身份 陈述阶段
楼
常熟一我方的观点是“教师质量重于生源质量”。古语有云:世有伯乐,然5 辩
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教师对于学生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有天分的学生,如果得不到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教师的指导,那很难成为人才,泯然众人矣的“仲永”便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方主要观点如下:
1、“质量问题”永远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教师质量的提升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2、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3、教育发展从根本上讲是教育质量的发展,这是教育质量在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教师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能力尤其是专业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4、支撑一所学校的不是尖子生有多少,而是能否可以培养出尖子生,不应该将生源等级化。
重庆一我方观点是:生源质量重要于教师质量。 辩
7
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18岁的他在德州大学主修生物系。在校期间,便开始在报刊上刊登广告以改、组装电脑来凑学费。并于19岁辍学,创办他的电脑公司。并使他的公司于1992年进入《财富》杂志500家之列。他就是其中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戴尔。他的成功历程说明了自性更重于教师的指引,如果他按部就班的从福尔马林里拿肢体话解剖,就很可能就是一名拿着手术刀表情严肃的医生了。
师,处处有,教师只是师中一种。曾子的成功可归功于他的老师孔子,那孔子呢?那天地之初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那位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其有《易经》云“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故可以表天地则为其师。儒家教育讲究博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