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6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二模)考试生物(带解析)

2016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二模)考试生物(带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12:09:13

2016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二模)考试生物

1.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下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T-SNARE(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细胞膜则不可以

B.V与T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 C.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答案】B

【解析】生物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根据图示过程可知细胞膜也可形成囊泡,B错误;V和T的结合,可以实现货物的定向运输,C正确;GTP转化为GDP,说明该运输需要能量,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对大分子物质运输的分析。

2.油料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脂肪储存能量不利于胚的生长和发育

B.琥珀酸在线粒体内转变为苹果酸的过程形成了大量ATP C.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 D.1分子蔗糖由2分子葡萄糖组成 【答案】C

【解析】相同条件下,脂肪含能量比葡萄糖多,以脂肪形式储存能量有利于胚的生长,A错误;琥珀酸转化为苹果酸时,生成1.5ATP,不是大量,B错误;由于脂肪酸的转化需要加氧,因此有机物总量增加,C正确;1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

【备注】本题考查对有机物转化的分析。

3.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进步与研究方法的创新。下列科学发展与其使用的技术或方法匹配的是 选项 科学家 科学发展 使用的技术或方法 A 沃森、克里克 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 构建概念模型 B 摩尔根 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类比推理法 C 艾弗里 证实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培养技术 D 卡尔文 探明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 同位素标记法 试卷第1页,总7页

【答案】D

【解析】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物理模型,A错误;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错误;艾弗里通过细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用到噬菌体培养技术,C错误;卡尔文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探明C的转化途径,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对生物学史的识记。

4.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原材料

B.外来物种入侵不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C.自然选择过程直接选择基因型 D.隔离会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答案】D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A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对本地物种有很大影响,有可能改变它们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自然选择过程直接选择表现型,C错误;隔离阻止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D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对现代进化理论的理解。

5.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燕麦胚芽鞘切段的一端(如下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检测生长素的运输情况,错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B图错误。

【备注】本题考查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理解。

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C.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含氮的无机化合物被植物利用 【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三大功能,C项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属于功能,C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功能的分析。

试卷第2页,总7页

7.现有两种植物,一种适合在强光下生长,一种适合在荫蔽处生长。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分别放在两个密闭的透明盒子中。在最适温度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其放氧速率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1)由表中数据可以推测,取自适合在强光下生长的叶片是__

___;叶片A比叶片B的呼吸速率_____(填快或慢),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照强度_____(填大或小)。

(2)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该过程可将光能转化为_____中的化学能。

2

(3)光照强度>500μmol光子/m·s时,叶片A放氧速率主要被_____限制。若绘制A、B

2

两叶片放氧速率曲线图,则大约在175μmol光子/m·s时两条曲线相交,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

【答案】(1)A 快 大 (2)光反应 NADPH、ATP

(3)CO2浓度 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解析】(1)叶片A在强光下释放氧气的速率远大于B,因此A是阳生植物。A、B的呼吸速率分别为20、2,A的呼吸速率快,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对应的光照强度时,A植物对应的光照强度大。(2)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需要光照,此阶段中光被吸收,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ATP、NADPH(或[H]中)。(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题目中温度是最适温度,光照强度大于500,但光合作用速度并未增加,这是CO2浓度较低的结果。光照条件下氧的释放是净光合速率,如果A、B两植物释放氧的曲线交叉,说明此时两植物净光合速率相等。 【备注】本题考查植物光合作用的综合应用。

8.下图是从蛙体内剥离出的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其中甲表示神经中枢,乙丙未知。神经A、B上的1、2、3、4为4个实验位点。现欲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结合所给材料,完成以下内容。

材料:从蛙体内剥离出来某反射弧。

(1)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特点为_____,具有这种特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 (2)探究神经A是传出神经还是传入神经的相关推理过程为:

①将微电流计的两个电极分别搭在实验位点2和实验位点3的神经纤维膜外;

②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微电流计的指针偏转_____次,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 ③若该反射弧的效应器为肌肉,可以用电刺激仪刺激实验位点1,若_____收缩,则神经A为传出神经。

④为使该实验能顺利完成,进行①步骤前应该检查从蛙体内剥离出来的反射弧_____。 刺激强度与兴奋强度有何关系,现有两种假设:

假设1: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强兴奋随之增强,超出该范围,兴奋强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假设2:只有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值时,神经元才开始兴奋,并且兴奋强度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试卷第3页,总7页

①请在答卷纸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两种假设相对应的实验结果。

②科学家进行了实验: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测得一个神经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如下图),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上述两种假设哪一种正确?______。

【答案】(1)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 (2)1 乙 结构是否完整 (3)

假设2

【解析】(1)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兴奋在神经细胞间单向传递,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分布在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2)如果A是传出神经,则1受刺激后,2可兴奋,但3、4不能兴奋,相应的电流计偏转1次。如果A是传出神经,当1受刺激时,乙为效应器,出现收缩现象。只有当反射弧具有完整性时,才能完成反射。(3)两种假设所对应的曲线之间的区别在于起始段不同。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膜电位并没有随着刺激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假设2正确。 【备注】本题考查兴奋产生和传递的分析。

9.果蝇有长翅与残翅(相关基因为A、a)、红眼与白眼(相关基因为B、b)、灰身与黑身(相关基因为E、e)等相对性状。已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1)若两只果蝇杂交,所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和比例如下表所示,则亲本果蝇中,雄果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依次为_____;雌果蝇所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依次为_____。

(2)在一个稳定遗传的野生型灰身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研究得知,黑身由隐性基因控制,但尚未明确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为了证实其中的一种可能性,请完善以下实验方案,并得出相应的讨论结果。

①实验步骤:

I.让_____杂交,得到子一代;

Ⅱ.让_____交配,观察其后代的表现型。

②讨论:如果后代的表现型为_____,则黑身基因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而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试卷第4页,总7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6届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二模)考试生物 1.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下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T-SNARE(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B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细胞膜则不可以 B.V与T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 C.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答案】B 【解析】生物膜具有流动性,A正确;根据图示过程可知细胞膜也可形成囊泡,B错误;V和T的结合,可以实现货物的定向运输,C正确;GTP转化为GDP,说明该运输需要能量,D正确。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