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2021学年江苏省九年级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九年级语文三模试卷
一、积累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魁梧(wǔ) 涎水(xián) 愚氓(máng) 谆谆教诲(zhūn) ....B.撷取(jié) 称赞(chēn) 狭隘(ài) 恹恹欲睡(yān) ....C.伺机(sì) 劲敌(jìng) 羼水(chàn) 前倨后恭(jù) ....D.宽宥(yòu) 框架(kuāng) 荆棘(jīng) 咎由自取(jiū)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扬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钟灵毓秀,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美称。 ....
B.面对校园欺凌,美国一位父亲惩罚10岁孩子跑步上学,中国许多家长就显得相形见绌。 ....C.临近中考,老师对工作更是认真负责,锱铢必较,我们的一点点差错都难逃他的法眼。 ....D.经典的文章读得多了,自然耳熟能详。 ....3.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 A.生机盎然 废寝忘食 稳操胜券 饮食男女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
C.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解说:这个复句是递进关系。
D.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个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小见大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小题材反应大主题。杜牧的《赤壁》借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萧乾的散文《枣核》用一颗枣核串起爱国情思,毕淑敏的剧本《一厘米》透过一厘米映照人的尊严问题。
B.梁晓声提到作家要有悲悯情怀。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底层小人物的痛苦。在《多收了三五斗》中叶圣陶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
C.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媚上欺下,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又让我们认识了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菲利普一家人。
D.劝说是一门艺术。晏子以退为进,运用类比,挫败楚王污蔑齐人为盗的阴谋;邹忌以家庭琐事设喻,委婉规劝齐王纳谏除弊;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忠言而不逆耳。
5.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扬州是景色秀美、人文荟cuì之地,瘦西湖可以说是扬州的标志性景点。它全长4.3公里,沿湖分布着许多小巧别致,依山傍水的建筑物。有的伸入湖中,有的架于波面,有的曲径通幽,有
的建于山上,姿态万千,清绝深suì。湖面迂回曲折,yǐ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历代的诗人墨客喜爱把瘦西湖比喻为清秀婀娜的少女,而区别于妩媚丰yú的杭州西湖。
6.默写。(9分)
(1)穷则独善其身, ▲ 。 (《孟子》)
(2) ▲ ,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3)足蒸暑土气, ▲ 。 (白居易《观刈麦》) (4) ▲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5) ▲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晴川历历汉阳树, ▲ 。 (崔颢《黄鹤楼》)
(7)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能表达“高度决定视野”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 。 7.综合实践。(13分)
(1)下图是有关世界读书日的一张漫画,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2分) ▲ ▲ (2)请阐释其含义。(3分)
▲ 【注】图中文字是“世界读书日”“仅此一天,给个面子!”“平板电脑”
(3)钱锺书先生认为《西游记》是中国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因为迄今为止人类两大难以实现的梦想——飞天与入地——只有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得到完全的实现。林庚先生公然表示《西游记》是其“最爱”,称它的理想精神和“童心主义”鼓舞、陪伴自己“度过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请写出《西游记》中的两个具体情节(从“飞天”、“入地”、“ 理想精神”、“童心主义”四个中任选两个写出相应的故事,每则30字左右)(4分)
①选“▲”: ▲ ②选“▲”: ▲ (4)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问题。(4分)
听得“扑通”的一声响,可怜这妇人,正被直丢在大酒缸里。武松托地从柜身前踏将出来。有几个当撑的酒保,手脚活些个的,都抢来奔武松。武松手到,轻轻地只一提,提一个过来,两手揪住,也望大酒缸里只一丢,充在里面;又一个酒保奔来,提着头只一掠,也丢在酒缸里;再有两个来的酒保,一拳一脚,都被武松打倒了。先头三个人,在三只酒缸里,那里挣扎得起。后面两个人,在地上爬不动。这几个火家捣子,打得屁滚尿流,乖的走了一个。 ①收拾完妇人和酒保,接下来发生的情节是 ▲ 。(2分)
②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请以武松的性格特点为例并结合相关情节来解读“少不读水浒”。(2分)
▲ 二、阅读理解。(52分)
(一)阅读下列诗歌,完成问题(5分)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①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一生饱经战乱。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
8.鬓已星星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表现了词人什么心情?(2分) ▲ 9.“虞美人”是词牌名,请从词中找一个词语作为这首词的题目,并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16 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常平:官仓名。 10.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1)奇之 ( ▲ ) (2)度常平不足赡 ( ▲ ) ..(3)巩属民为保伍 ( ▲ ) (4)奉继母益至( ▲ ) ..11.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援笔而成 计利而忘义 《治水必躬亲》 ..B.欧阳修见其文 其始,以王命聚之 《捕蛇者说》 ..C.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D.有盗则鸣鼓相援 至则无可用 《黔之驴》 ..1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
▲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①
①
13.曾巩以“仁”为怀,有君子之风,请概括出表现他“仁”的事例。(3分) ▲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14—17题。(13分)
被废黜的国王
周国平
①帕斯卡尔说: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否则就不会因为自己失了王位而悲哀了。所以,从人的悲哀也可证明人的伟大。借用帕斯卡尔的这个说法,我们可以把人类的精神史看作为恢复失去的王位而奋斗的历史。当然,人曾经拥有王位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只是一个譬喻,其含义是:人的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
②我们当然可以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历史的进步,例如物质财富的富裕,但精神圣洁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维。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像一座没有祭坛的神庙。”没有祭坛,也就是没有信仰,没有神圣的价值,没有敬畏之心,没有道德的约束,人生惟剩纵欲和消费,人与人之间只有利益的交易和争斗。它甚至不再是一座神庙,而成了一个吵吵闹闹的市场。事实上,不仅在比喻的意义上,而且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在今日中国,这种沦落为乌烟瘴气的市场的所谓神庙,我们见得还少吗?
③在一个功利至上、精神贬值的社会里,适应取代创造成了才能的标志,消费取代享受成了生活的目标。在许多人心目中,“理想”、“信仰”、“灵魂生活”都是过时的空洞词眼。可是,我始终相信,人的灵魂生活比外在的肉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更为本质,每个人的人生质量首先取决于他的灵魂生活的质量。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和一个沉湎在歌厅、肥皂剧以及庸俗小报中的人,他们肯定生活在两个绝对不同的世界上。
④人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被废黜的是人的灵魂。由于被废黜,精神有了一个多灾多难的命运。然而,不论怎样被废黜,精神终归有着高贵的王室血统。在任何时代,总会有一些人默记和继承着精神的这个高贵血统,并且为有朝一日恢复它的王位而努力着。我愿把他们恰如其分地称作“精神贵族”。“精神贵族”曾经是一个大批判词汇,可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何其稀少!尤其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 14.文章开头借用帕斯卡尔的话在结构与内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 15.请简要分析第②段的论述层次。(3分) ▲ 16.在作者看来,“在一个精神遭到空前贬值的时代”,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4分) ▲ 17.第④段中画线句“倘若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精神贵族’,以精神的富有而坦然于物质的清贫,我相信他就必定不是为了虚荣,而是真正出于精神上的高贵和诚实。”请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
▲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8—22题。(18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