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3 18:49:51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

(2015年)

一、选择题

1.(2015?恩施州)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比为2:1 C.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 D. 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根据复合肥料的判断方法考虑;

D、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时,顺序变弱,溶液的PH增大,越来越接近7.

解答: 解:A、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含有N、P、K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物质属于复合肥,所以NH4NO3不属于复合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酸溶液中加水稀释,酸性变弱,故溶液的pH越来越大.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催化剂概念的理解,电解水的实验,复合肥的概念,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15?黄冈)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 氧化反应;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 分析: A、根据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 C、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D、根据化合物的定义解答. 解答: 解:

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 答案: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3.(2015?黄石)“类推”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中和反应 B. 酸的溶液pH<7,故pH<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故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白色固体 D. 碳可用于炼铁,故碳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B、根据酸碱盐的酸碱性分析;

C、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黑色固体; D、碳的还原性有限.

解答: 解:A、酸与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类推正确.

B、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氢钠溶液的PH小于7,但是盐溶液,故错误;

C、铜片在空气中的灼烧也生成黑色固体,故错误;

D、碳可用于炼铁,故不可用于冶炼所有的金属,例如活泼的钾、钠、钙,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较难,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

4.(2015?荆门)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葡萄汁的PH为3.5~4.5) B. 为了个人卫生,应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C. 人体缺锌会引起生长发育缓慢,因此锌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 D.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酸性饮料; B、根据节能环保的措施判断; C、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

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

解答: 解:A、因为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故说法正确

B、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既浪费资源,又消耗生产所用的能源,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故错误;

C、锌元素摄入过多会中毒,并非越多越好,故错误;

D、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5.(2015?荆门)下列整理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食品保鲜的办法 B 灭火实例与原理 固态二氧化碳﹣﹣冷藏保鲜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温度 充入氮气﹣﹣防腐 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C 物质的区别方法 D 化学中常见的“三”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O2 酱油和醋﹣﹣闻气味 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 氯化铵和磷矿粉﹣﹣观察颜色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考点: 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用于加热的仪器;氧气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专题: 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与生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氮气性质稳定;

B、灭火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可以移走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C、根据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发生的现象、酱油和醋的气味、氯化铵和磷矿粉的颜色分析回答;

D、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试管、蒸发皿、烧杯都可以加热,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解答: 解:A、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吸热,可以冷藏保鲜;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以做食品干燥剂;氮气性质稳定,充入氮气可防腐,故A正确.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能使油和空气隔绝;用水灭火,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能隔离可燃物,都能灭火,故B正确.

C、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加肥皂水并搅拌进行鉴别;醋有刺激性气味,酱油没有,可通过闻气味鉴别;氯化铵是白色固体,磷矿粉是灰色固体,观察颜色可以鉴别,故C正确;

D、氢气、一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氧气没有可燃性;试管、蒸发皿、烧杯都可以加热;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方法、检验物质的方法、加热的仪器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应该特别注意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方面的问题.

6.(2015?荆门)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种类

考点: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越快;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物质间的接触面积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反应物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小,反应速度越快;通常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其反应速率等;据此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同,说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

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因为反应温度不同,温度升高,化学反应容易发生,故选项推理合理.

C、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说明了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推理合理.

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铜片与铜粉均属于同一种物质,无法得出反应物的种类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故选项推理不合理.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了解影响反应的因素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可从温度、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颗粒的大小、反应物的浓度及催化剂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 7.(2015?咸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液

B.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 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 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因此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分析: A、根据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解答; B、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解答; C、根据有些盐的溶液呈碱性解答; D、根据碱的性质分析. 解答: 解:

A、水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因此水是一种溶剂,不是溶液,故错误;

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就可以灭火,故错误;

C、碱溶液的pH>7,若测得某溶液的pH=12,因此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故错误;

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正确;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叙述及综合题 (2015年) 一、选择题 1.(2015?恩施州)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不仅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且会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其体积比为2:1 C.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溶解时吸热 D. 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会变大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 空气与水;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A、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