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6S管理
在现场层面,要利用合适的位置和方式,来展现企业的宗旨、理念、战略、质量方针、环境方针、年度经营方针、经营口号。有些企业也会把安全的口号展现出来,今年的关键业绩指标目标,质量目标是什么,在现场展现出来。
有一个企业,公司里有一个员工的学习角,在这个学习角有公司的环境方针、品质方针,有公司的七大精神,也就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理念,有今年的口号,口号叫“加快行动步伐,创造顾客价值”,这是一个年度的经营口号。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它指导之下来进行,包括对策的寻找、工作的沟通、分工和协调。怎么样去加快行动步伐,怎么去创造客户价值,后面就可以逐步的去引申开来,指导工作。
3.展示其他指标
部门有一些地方也是需要展示的,在现场办公室,生产线,培训室,我们这个部门的活动方针,今年的系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的一个目标,部门的工作计划预定,紧急事态的联络方式,一个部门的月度业务结果的推移,这个部门的奖惩、优秀事例都可以在现场利用看板或者是各种方式展现出来。通过看板展示,员工经常看,他对本部门的信息了解越多,遵守的意识,理解也就会越强。
(三)作业文书配置
首先要给员工提供标准,让员工在现场能够随时查阅到它的标准,所以这一个标准文书通常叫作业标准书。要展现到现场,利用作业标准书来培训员工,动态的对员工进行指导和监督,作为员工生产过程当中的判断依据,也作为现场作业改善的指导文件,同时利用这个作业标准,还可以评价员工的作业技能,如员工的熟练程度,技能水平,也可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利用这样一个作业标准,也是一个质量成本效率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还可以利用它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所以要把作业标准化配布到现场,配布到现场的方式,有展览的方式,展柜就是它的一个小看板,把工序的名称,它的质量控制要点,不同工序的产品变化的形态以及用到的相关的材料的区别放在展柜里,员工看起来就非常直观。
其次就是要把作业标准书展现到生产现场。有的员工认为自己天天做,对作业标准非常熟悉,记得很清楚,觉得不需要挂出来,就可以放到一个文件柜里面去,需要的时候再去查阅。大家觉得因为员工太熟悉了,所以不配置到现场,其实这种理解是有误区的,因为作业标准文书也是给员工看的,既然给员工看就要看到现场,虽然员工记忆很好,但如果只凭员工的记忆来工作,会很容易出错,所以要让员工随时能够查阅得到,必须配布到现场,方便员工。除了给员工还要给我们的骨干,台位长,班组长包括我们的QC人员,相关的职能人员看。有一次出了一个问题,叫工程师过来,工程师问作业标准书在哪里,员工到柜里面翻
了半天,才找出一个非常陈旧的标准书,一找一对一调还是出问题,原来这个作业标准书是过期的,没有做最新版本的控制,所以说作业标准书配布到现场是给整个系统的人看的,方便员工随手随时可以查阅,一定要配置到现场。
配置到现场就要讲究它的一些配置方式,来方便大家。同时配置到现场要尽可能统一格式,统一配置,在做这类操作性文书的时候,尽可能做到多使用图表,数字,必要的时候用照片,而且要辅助于实物,有的时候实物也很重要,把实物配在边上,同时位置要恰当,高度适中,方式要统一,这样整个企业全部统一这种方式,来完善现场的体系。
(四)12大现场要素的定置定位
其他的作业要素,包括现场要定置,定位。
定置和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场改善手法,直接材料和辅助材料、半成品、待修品、已经修理好的、报废品,不能修理不能修复的相关的作业工具,计测的仪器、消防的器材放在哪里,过道、休息角、废弃物的堆放是有区别的。废弃物通常是我们要丢掉的东西,而报废品有可能是有价值的报废品。这十二个要素,我们要放在什么位置,要给它划好线。
划线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家正确摆放位置的意识,它也是一种防错方式。因此,企业要合理运用合适的放置方法,还要明确标示,位置的安排要便于操作,必要的时候要借助颜色管理。比如说不良品跟报废品如何区分,黄色红色如何对应,要统一格式,定置定位。在标示方面也要有所区分,材料的标签,不良品的标签,不良品放置场所的标示,废品的标签以及其他的标签,要统一格式利用颜色来区别,以避免用错,方便大家去识别。
(五)管路线路整理与标识
1.整理
管路线路也要引起重视,因为管路线路是现场大量存在的东西,而且管路线路基本上是相对固定的,包括水管,气管,配管,电线,对它进行6S管理的时候,第一要确保安全,第二要有适当的防护。比如说有些气管,软管,老在过道上容易压坏,容易泄露,要对它有所保护,要相对的固定,而且做到横平竖直。
2.标识
我们在实施管路线路改善的时候,有候可以做一个颜色的区分,做管路的常开常闭的标示,电器线路哪些是常开常闭的标示,安全警告的标示,所以管路线路遵循平铺直排,不交叉。可以用颜色区分介质标示、常开常闭标示、流量和压力的标示,做到整齐美观。
而对于线路来说,特别是电器线路要防止电气的裸露,电器开关要拒绝裸露,电器电线要相对固定,线槽保护而且要防水,有的时候多余的电线,要给它卷起来,悬挂起来,防止临时电线的落地受压。非常用开关,常开常闭也得标示好。
3.如何改善线路管路管理
管路线路其实是现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企业都很容易忽略这一点,其实要对它进行改善的方法非常直接、简单,走管走线,利用绑带,利用相关的槽就可以了。有的企业在一个地方放一大堆的气管,他们认为是临时性的,用一下就会收起来,可是都用了一个月了,这就是把不正常当正常来看待,把临时当正常来看待,这也应该走管走线,就算偶尔要取上取下,可以拧一个快速接头,所以在管路线路整理方面要下点功夫。
(六)配备计测仪器的使用与管理条件
计测仪器也要重点保护,要给它们配置专门的放置场所,放置容器,放置方法做好标示,否则很容易造成磨损,要避免由此造成的精度不良。
(七)配备特殊材料的管理与管理条件
特殊材料包括化学品,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也包括贵重金属材料。有些材料是非常贵重的,要对它定置定位妥善保管,而且要指定人员进行管理,明确标示,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叫“MSDS”,也就是物料的成分标示,安全性数据信息的标示,这个是“ISO14000”里面明确要求的,材料的物料成分是什么,它有哪些危害,出现这种异常的时候怎么样去应对,同时应对的材料现场要有。比如说不小心被盐酸溅到眼里面了,要进行洗眼,所以边上必须有水龙头。这个地方容易出现火灾,灭火的方法不能用灭火器,只能用沙,边上必须有沙。这一些就是要由专人对它进行管理预先防范。
(八)配备日常用具的使用和保管条件
日常用具包括清扫用具,劳保用品,我们也要给它做好相应的管理方式,方便员工去取用。比如,在现场办公区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具,日常用品,用形迹管理的办法,把东西拿走了马上就做标示,用后复位,不复位就很难看,这样员工就很容易去发现,可以提醒他把这个事情复原,恢复到原位。
(九)“6S”与设备一级维护的结合
对设备要进行清扫点检,加油紧固,不只是把设备搞干净就可以了,还要结合到设备的日常运作,把一级维护做好。所以在“TPM”活动,全面生产维护,全面设备维护,这样一个管理活动当中,它就非常强调要把“6S”从基础的表面清扫做到跟设备一级维护的结合。
让员工每一天在做“6S”的过程当中,对设备进行计划性的清扫,年检,加油,紧固来确保设备避免恶化,做到不出故障,少出故障。
在一个企业里,贴了标签说这一个部位每一周要点检一次,它用到了颜色管理的方法,也用到了标示管理的方法来提醒员工。而点检部位每一周要点检一次,在设备的点检表当中,进行了正式的规范,方便员工去操作。点检表有15个项目,15个项目每一个地方都要去找,第一个项目在哪里,第二个项目在哪里,员工有时候嫌麻烦就会偷懒了。如果对应下来现场都有的,每一周的用什么颜色,每一天的用什么颜色,用颜色区分加文字标示,那么员工对照这些东西,很容易对应起来去实施一级维护,这样就把“6S”跟我们的设备管理这样一些职能工作去结合起来了。
有个柜子当中的备品备件,它用了标示的方法和形迹管理的方法,我们可以看到“6S”做到后面,都是跟我们各项职能管理密切相关的现场改善活动,它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职能,业绩水平。所以要结合到一线工作来有效的推进,提高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和设备管理水平。
七6S活动推进
(一)“6S”活动的三项基本原则
1. 现场、现物、现时
第一个原则是五项主义当中的前三项,叫现场、现、现时,也就是说“6S”活动是以现场为中心而推行的一项基础管理活动,只有不断地深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亮点,才能使它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
2. 问题眼光
这是“6S”开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带着专业的角度,用心去直觉现场,把问题当问题发现出来,而且把问题当问题来对待,才能够有效地去改善现场,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从而通过问题眼光的培养,使员工建立正确的问题意识,让大家参与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问题眼光是我们活动的一个基础原则,必要要去正视问题,不能回避,当然这存在一个具体的要求,就是怎么样去培养员工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
3. 自主原则
把要我改善变为我要改善,提高员工的改善的自主性,所以要以现场改善为中心,而不只是简单地去进行宣传,说教,检查评比,发现问题以后,关键是通过改善来推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