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管理统计学
先考虑:
A.可直接做χ2检验 B.可做等级检验 C.应删除理论数1≤T≤5的格子所在的行,再进行χ2检验
D.进行并组以后,再做χ2检验 E.以上方法均非最佳选择 42.某医生用海桂愈疡胶囊随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0例,共观察到7例有效,有效率为70%,认为该新药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该分析:
A.正确 B.不正确,未贯彻随机化原则 C.不正确,未设立对照 D.不正确,未采用盲法 E.不正确,未设立对照,同时样本例数少
43.在求出Y关于X变化的线性回关方程后,发现将原始数据中的某一点( , )的横坐标代入方程所得的 ,则可认为:
A.此现象无法解释 B.此现象正常 C.计算有错误 D.X与Y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E.X与Y之间呈线性关系
44.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结果:
A.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证明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E.以上都不对
45.调查某地经济收入与某病发病率间的关系,发现收入低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高;收入高的人群,某病的发病率低,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经搜集10个乡的资料并计算出积差相关系数r为负值,作假设检验后P<0.05,结论认为两变量间确有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存在的问题是”
A.样本例数不够多 B.没有绘散点图
C.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 D.数据不满足双变量正态的要求,应作秩相关分析
46.下列变量哪一个属于连续变量:
A.人口数 B.医院数 C.机器台数 D.体重
47.反映定量变量观察数据集中位置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频率 D.全距 E.均数
48.关于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统计图的标题放在图的上方 B.线图中的线条越多越好 C.线图中的纵轴必须从零开始 D.直方图的组距不必相等 E.以上都不对
49.某单位有两个部门,1990年一部门、二部门平均工资分别为200元,210元。1991年一部门职工在全单位职工中所占比重上升,二部门所占比重下降,如两部门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该单位平均工资1991年比1990:
A.提高 B.下降 C.持平 D.不一定
50.在一项研究的最初检查中,人们发现30~44岁男女两组人群的冠心病患病率均为4%,
于是,认为该年龄组男女两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相同。这个结论: A.正确的
B.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区分发病率与患病率 C.不正确的,因为没有可识别的队列现象
D.不正确的,因为用百分比代替率来支持该结论 E.不正确的,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51.已知某地区1995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0.5倍,那么1990年粮食产量比1985年增长了:
A.0.33倍 B.0.5倍 C.0.75倍 D.2倍
52.观察某地100名12岁男孩身高,均数为138厘米,标准差为4.12厘米, ,已知 ,结论是:
A.理论上身高低于138厘米的12岁男孩占99.25% B.理论上身高高于138厘米的12岁男孩占99.25%
C.理论上身高在128厘米至138厘米的12岁男孩占99.25% D.理论上身高低于128厘米的12岁男孩占99.25% E.理论上身高高于128厘米的12岁男孩占99.25%
53.关于t分布的图形,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当自由度趋于无穷时,标准正态分布是t分布的特例 B.当自由度逐渐增大,t分布逐渐逼近标准正态分布 C.自由度越小,t分布的尾部越高
D.t分布是一条以自由度为中心左右对称的曲线
E.t分布是一簇曲线,故临界值因自由度的不同而不同
54.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是:
A.原假设为真时被拒绝的概率 B.原假设为真时被接受的概率 C.原假设为伪时被拒绝的概率 D.原假设为伪时被接受的概率
55.对于总合计数n为500的5个样本率的资料做 检验,其自由度为: A.499 B.496 C.1 D.4 E.9
56.为避免医生以及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主观偏性,可采用()法
A.随机化 B.单盲 C.双盲 D.对照 E.多中心研究
57.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是:
A.以秩和较小者为T B.以秩和较大者为T C.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 D.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 E.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可任取一样本的秩和为T
58.F检验不能用于:
A.两样本方差的比较 B.线性关系的假设检验 C.两个样本频率的比较 D.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E.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59.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相关系数 B.回归系数 C.判定系数 D.估计标准误差 60.已知某地区有500家工业企业,要调查研究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的完好状况,调查单位是: A.500家工业企业 B.每个工业企业 C.全部生产设备 D.每一件生产设备
61.医院的职工人数、药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62.在正态分布条件下表示变量值变异情况的指标最常用的是:
A.标准差 B.标准误 C.变异系数 D.全距 E.百分位数 63.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据此分为六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各组的组距为:
A.71 B.26 C.156 D.348
64.反映对数正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宜用: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均数 C.平均数 D.中位数 E.百分位数
65.率的标准化的目的是:
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B.消除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C.使资料具有可比性 D.使算出的率可直接作比较 E.以上都不对
66.我国1949年末总人口为54167万人,1994年末总人口为119850万人,1949-1994年人口年平均增长:
A.1.87% B.1.74% C.1.82% D.1.78%
67.某研究人员搜集了某地居民发汞的一组资料,据此确定该地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是( , ),对此结论,你的看法是:
A.错误,应计算单侧医学参考值范围 B.错误,应计算单侧医学参考值范围 C.错误,应计算 D.错误,应计算 E.正确 68.随机抽取某市120名新生女婴,其平均出生体重为3.1kg,标准差为0.5kg,则用算式 得到的区间,可以解释为:
A.该市95%的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 B.该市95%的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 C.该市女婴出生体重在此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5%
D.95%的可能性认为此范围包含了该市女婴的出生体重
E.此范围包含该市女婴平均出生体重,但可信的程度为95%
69.假设检验中,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是:
A.结论下错的可能性 B.错误的H0被接受的最大可能性
C.真的H0 被拒绝的最大可能性 D.H0 错误的可能性 E.以上都不对
70.当四格表的周边合计不变时,如果某格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E.随该格实际频数的增减而增减
71.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外,要求其他条件必须齐同
A.系统误差 B.处理因素 C.年龄人口构成比 D.个体因素 E.抽样误差
72.配对样本差值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确定P值的方法是: A.T越大,P越大 B.T越大,P越小
C.T值在界值范围内,P小于相应的α D.T值在界值范围内,P大于相应的α E.T值即z值,查z界值表
73.设某种产品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0元,则总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A. =6+0.24x B. =6000+24x C. =24000+6x D. =24+6000x
74.已知某一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是0.64,且其回归系数b的符号是负的,则相关系数是: A.0.64 B.0.8 C.-0.64 D.-0.8
75.进行整群抽样时要求:
A.群间差异越大越好 B.群间差异越小越好 C.各群内差异相同 D.各群内差异越小越好 E.无要求
B型题:
A.定量资料 B.分类资料 C.有序资料 D.名义变量资料
76.某人记录了50名病人体重的测定结果:小于50公斤的13人,介于50公斤和70公斤间的20人,大于70公斤的17人,此种资料属于: 77.上述资料可以进一步转换为:
A.不满足Poisson分布或二项分布条件 B.不满足正态近似条件 C.计算错误 D.没作连续性校正 E.分析正确
78.2003年上半年,某地区10万人中出现非典型肺炎患者23人。据此推断该地10万人口中出现非典型性肺炎发病人数不低于20人的概率为:
对于以上分析,你的看法是:
79.某地初中学生近视眼患病率为15%,观察该地200名初中学生,其中有20名以上(含20)近视眼患者的概率为:
对于以上分析,你的看法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