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卫生管理统计学
《卫生管理统计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形成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变异性 B.社会性 C.大量性 D.同质性
2.用图表示某地区近30年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动态发展速度情况,宜绘制: A.普通线图 B.直方图 C.百分条图 D.半对数线图 E.直条图
3.变异系数越大说明:
A.标准差越大 B.平均数越大 C.标准差、平均数都大 D.平均数小 E.以均数为准变异程度大
4.偏态分布资料宜用()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5.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10%,则10%是:
A.强度指标 B.构成比指标 C.相对比指标 D.绝对数 E.说明胃癌在人群中的严重性
6.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0/10万,按年龄构成标准化后,甲地冠心病标准化死亡率为45/10万;乙地为38/10万,已知冠心病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因此可认为:
A.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甲地冠心病的诊断较乙地准确 D.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E.乙地冠心病的诊断较甲地准确
7.设 , 分别服从以 , 为均数的Poisson分布,且 与 独立,则 服从以( )为方差的Poisson分布。
A. B. C. D.
8.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μ到+∞的面积为:
A.97.5% B.95% C.50% D.5% E.不能确定(与标准差的大小有关)
9.某地某年随机抽取100名健康女性,算得其血清总蛋白含量的均数为74g/L,标准差为4g/L,则其95%的参考值范围:
A.74±4×4 B.74±1.96×4 C.74±2.58×4 D.74±2.58×4÷10 E.74±1.96×4÷10
10.表示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统计指标是:
A.标准差 B.方差 C.均数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样本标准误
11.设总体方差σ2=120,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均值 的方差等于: A.120 B.1.2 C.12 D.1200
12.关于假设检验,下面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单侧检验优于双侧检验
B.若P>α,则接受H0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
C.采用配对t检验还是两样本t检验是由试验设计方案所决定的 D.检验水准α只能取0.05
E.用两样本z检验时,要求两总体方差齐性
13.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或实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研究者的工作属性 B.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 C.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 D.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 E.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14.科学家想知道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是否有疗效,在以下方法中,您认为哪一种方法最正确:
A.给10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有多少人血压有所下降
B.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不服用这种药,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C.给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个高血压病人服用无效无害、外形相同的安慰剂,然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各有多少人的血压有所下降 D.上述三种方法等效
15.某职业病防治院测定了11名石棉沉着病患者、9名石棉沉着病可疑患者和11名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求得其均数分别为1.79L、2.31L、3.08L,能否据此认为石棉沉着病患者、石棉沉着病可疑患者和非患者的用力肺活量不同? A.能,因3个样本均数不同
B.需作3个样本均数两两的t检验才能确定
C.需作成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才能确定
D.需作随机区组设计3个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才能确定 16.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
17.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红细胞计数 E.血压
18.某地区两年的三种死因别死亡率,若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可选用:
A.复式线图 B.百分条图 C.复式直条图 D.直方图 E.统计地图
19.常用来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20.某病患者100人,其中男性95人,女性6人,分别占95%和5%,则结论为: A.该病男性易得 B.该病女性易得 C.该病男、女性易患程度相等 D.尚不能得出结论 E.根据该资料可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
21.某地调查结果表明, 近年来医院中基本建设费用在医院总费用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可能造成此结果的原因是:
A.基本建设费用下降,其他费用基本不变。 B.基本建设费用基本不变,其他费用上升。 C.基本建设费用基本不变,总费用下降。 D.基本建设费用下降快,其他费用下降慢。
22.满足()时,二项分布 近似正态分布:
A. 和 均大于等于5 B. 或 大于等于5 C. 足够大 D.n大于50 E. 足够大
23.已知在标准正态曲线下与区间(- ,-1)对应的面积为0.1587。则在正态曲线N(?,?2)下,与(?,?+?)对应的面积是:
A.1-0.1587 B.1-0.3413 C.0.1587 D.0.3413
24.标准误越大,则表示此次抽样得到的样本频率:
A.系统误差越大 B.可靠程度越大 C.抽样误差越大 D.可比性越差
25.已知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方差D( )=55,则总体方差σ2等于:
A.5.5 B.550 C.0.55 D.55
26.两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27.对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资料作关联性分析,可用:
A.积差相关 B.秩相关 C.列联系数 D.线性相关 E.等级相关
28.为研究某新法对新生儿窒息是否有作用,选择市级医院作为试验组,使用新法接生;县级医院为对照组,用普通法接生,该方案:
A.可行 B.不可行,未使用盲法观察
C.不可行,样本含量太小 D.不可行,对照设立不当,可比性差 E.不可行,未设立对照
29.无论是重置随机抽样,还是不重置随机抽样,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 总是: A.等于总体平均数 B.小于总体平均数 C.大总体平均数 D.不能确定
30.连续生产的灯管厂,每天每隔3小时抽10分钟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这种抽样的
组织形式称为:
A.机械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31.以某大学生学生作为统计总体,则总体单位是该大学的:
A.全部学生 B.每一名学生 C.全部学生数 D.各学生所在系
32.统计量是()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 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33.计算样本标准差时用下列公式中的: A. B. C. D. E.
34.关于统计表的制作,不正确的叙述是()
A.统计表不用竖线和斜线分隔表、标目和数据 B.统计表的标题放在表的上方
C.统计表包含的内容越多越好 D.统计表中的数字按小数点位对齐 E.统计表一般用纵标目和横标目说明数字的意义和单位
35.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表资料,可用()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几何均数
36.某市有30万人口,2004年共发现2500名肺结核患者,全年总死亡人数为3000人,其中肺结核死亡90人,要说明肺结核死亡的严重程度,最好应用:
A.粗死亡率 B.肺结核死亡人数 C.肺结核死亡率 D.肺结核死亡构成 E.肺结核的病死率
37.满足()时,二项分布 近似Poisson分布:
A. 很大且 接近0 B. C. 或 大于等于5 D. 很大且 接近0.5 E. 接近0.5
38.已知在标准正态曲线下与区间(-1.5,0)对应的面积为0.4332,则在正态曲线N(?,?2)下,与(?+1.5?, )对应的面积是:
A 1-0.4332 B 0.4332 C 1-0.0668 D 0.2166 E 0.0668
39.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
A.适当增加样本例数 B.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个范围内 C.严格挑选观察对象 D.减少系统误差
40.两样本均数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以()时犯第二类错误最小。
A.α=0.05 B.α=0.01 C.α=0.10 D.α=0.20 E.α=0.25
41.在5×5表计数资料中,有4个格子的理论数1≤T≤5 ,其余T均满足T≥5。则应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