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物理 力学部分习题
第一篇 力学(Mechanics)
(计划18学时 )
力学:研究物体作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计划学时 5学时)
本章重点:四个矢量(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强调矢量性。
§1-1 参照系,坐标系,质点
★思考题:
①为什么要选择参照系?
②为什么在建立参照系后还要建立坐标系? ③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
④质点的定义,什么条件下物体可以视为质点,研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可否视地球为质
点,为什么?
重点介绍理想模型方法:用理想模型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方法叫模拟法,建立理想模型的原则。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使问题变得简单而不失其基本特征。
§1-2 位置矢量,位移
★思考题:
①什么是位置矢量,什么是位移矢量,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路程与位移之间的区别。 ③位置矢量与位移之间的区别。
强调矢量与标量不能相等的这一基本原则,也是学生常犯错误之处。 一、位置矢量:从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点P的有向线段
在直角坐标系中:
大小
方向
位置矢量描写物体相对于原点的位置
二、运动方程:物体的位置矢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矢量式: 分量式
说明:一维运动—一个分量 二维运动—二个分量
三维运动—三个分量
例1.一质点以角速度 绕原点O作匀速率圆周运动,半径为R,写出其运动方程( 时,质点位于x轴上)
例2.路灯距地面高 ,行人高 ,若人以速率 头顶影子的运动方程(以路灯的正下方为原点)。 解:
从路灯正下方背向路灯运动时,求人
▲讨论:
(1)运动学习题的两大类型:i)已知运动方程求质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ii)由速度和加速度求运动方程。
(2)给出运动方程的方式:i)文字(应用题);ii)方程式;iii)图、表。 (3)轨迹(轨道):运动质点在空间所经过的路径。 从参数形式的运动方程消除时间t即得轨迹方程。
例3. ①消除t:
①
即为抛物线
②
②消除t:
即直线
三、位移:从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位移:
●注意:见思考题②,③ 路程:
§1-3 速度
速度是描写物体运动的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一、平均速度:质量的位移与产生这位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位移
,
平均速度 比较平均速率
●注意:
二、瞬时速度: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
速度在x方向的分量
速度在y方向的分量
速度在z方向的分量
瞬时速度的大小:
方向: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
瞬时速率:
●注意:.速度等于速率大小.
,
(SI制)
和
末的瞬时速度
例1.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1)运动轨迹(用方程和图示两法表示) (2)求
解:(1),口向下的抛物线
开
(2)
例2.求上节例2中人头顶的影子伸长的速度?
解:
§1-4 加速度
描写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