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QJZ-4×315组合开关
SA4~SA7打向双速双回路,SA8打向关,SA2打向单机,SA3打向手动,S1~S4打向近控,按下SB1接通先导回路,K1吸合、K9吸合,K5吸合,KA1吸合,KM1吸合,低速回路得电运行。再按下SB2、K2吸合、K6吸合,K6触点闭合,KA2吸合,同时,K6的常闭触点(149、142)打开,K5释放,KA1释放,KM1释放,KM1释放低速回路断电,KM11触点(122、123)闭合,KM2吸合,高速回路得电运行。
按下SB6,开关正常停止,也可以按下SB10直接使KM2分断。
第二回路同样操作,就可以使低回路得电运行,再手动控制使高速回路得电运行。 7.6 双速双回路开关:单机、自动、远控
此工作方式的动作过程与方式7、方式5一致,不再叙述。 7.7 双速双回路开关:单机、自动、近控
SA5~SA7打开双速双回路,SA2打向单机,SA3打向自动,SA8打向电流,S1~S4打向近控,按下SB1,K1吸合、K9吸合、K5吸合、KA1吸合、KM1吸合、KM11吸合,低速回路得电起动,经过若干时间后,受控制负载的起动电流降为至为0.9~1.1倍的额定电流后,综合保护器A7中的KC1吸合,KS1
得电延时
5s(可调)吸合、KS1.2
闭合、为
K6
形成了
K12→KS1.2→SA2.3→KS2.2→SA3.1→SA6.4自动切换回路,使K6吸合、KA2吸合、K6触点(149、142)打开,K5释放,KA1释放,KM1释放低速回路断电,KM11触点(122、123)闭合,KM2吸合,高速回路得电,KM22触点(92、93)闭合,K2吸合,K6从K12→K2→SA2.2→K6(153、142)形成第二条回路,KM22触点(187、182)接通KS2、延时0.5s(可调)吸合、KS2.2打开、切断K6的自动切换回路,使K6又受控于先导回路。这时开关就自动完成了从低速到高速切换的全过程。
按下SB6或SB9使开关停电。
按同样过程,也可以使第二回路从低速起动至高速运行。
如果使SA8打向时间,则低速回路接触器KM1(KM3)吸合,KM11(KM33)吸合,就直接接通KS1(KS3)并延时吸合进行切换。
7.8 双速双回路开关:双机、自动、近控
SA5~SA7打向双速双回路,SA2打向双机、SA3打向自动,SA8打向电流,S1~S4打向近控。按下SB1、K1吸合,K9吸合,K9触点(144、145)闭合,K5通过KF1→K9(144、145)→SA6.2→KS5.1→K6(149、142)形成回路吸合,K5触点(39、505)闭合,KA1吸合,KM1吸合,第一回中和低速回路得电;同时K5闭合后触点(160、161)闭合,K7通过KF3→K5(160、161)→KS5.2→SA3.2→SA2.9→SA6.6形成回路吸合、K7触点(50、507)闭合,KA3吸合,KM3吸合,第二回路低速回路得电。KM33触点(104、105)闭合,K3吸合,使K7形成KF3→K3→K5(165、166)→K8(166、142)回路,同时,KA1、KA3触点(196、182)闭合,KS5得电,延时0.5s(可调)吸合,KS5.2打开,切断了K7的第一条通路,使K7受控于先导回路,KS5.1打开,这时若K7没有吸合,K5将失电释放,起动失败。
在低速运行阶段,如果某一个回路因故跳闸,另一回路也将随之跳闸。
在低速运行若干时间后,第一回路的电流降至0.9~1.1倍额定电流时,KC1吸合、KS1得电,延时5s后吸合;第二回路的电流降至0.9~1.1倍额定电流时,KC2吸合、KS3得电延时5s后吸合,KS1、KS3的触点闭合后,使K6形成了K12→KS1.2→KS3.2→KS2.2→SA3.1→SA6.4的自动切换回路,使K8形成了K13→KS3.3→KS1.3→KS4.2 →SA3.3→SA6.8的自动切换回路,使K6、K8吸合,KA2、KA4吸合,K6、K8的吸合使 K5、K7释放,KA1、KA3释放,KM1、KM3释放,低速回路失电,KM11、KM33释放,KM11(122、123),KM33(128、129)闭合,KM2、KM4同时吸合,二个回路同时切换至高速回路,KM22触点(92、93)闭合,K2吸合,K2触点(151、152)闭合,使 K6形成K12→K2→K8→K6通路,KM44触点(116、117)闭合,K4吸合,K4触点(168、169)闭合,使K8形成K13→K4→K6→K8通路,KM22触点(187、182),KM44触点(195、182)闭
5
合,KS2、KS4得电延时0.5s(可调)吸合,KS2、KS4.2打开,切断K6、K8的自动切换回路,使K6、K8只受控于先导回路。这时,开关完成了从低速回路向高速回路的切换过程。
在切换或运行中,K6或K8的其中一个因故没有吸合,或释放,则另一个也将释放。 按下SB6、SB8或SB10、SB12可正常停止。 7.9 双速双回路开关:双机、自动、远控
SA5~SA7打向双速回路,SA2打向双机、SA3打向自动,SA8打向电流,S1、S2打向远控,S3、S4打向近控。
若用远方按钮进行控制,则动作过程与方式7、方式8相同;如果用远方控制继电器控制,高低回路都受K1的控制,其余动作过程与方式7、方式8相同。
按下SB8或SB10、SB12、可停止系统运行。若因故障跳闸后,需重新起动,必须先释放K1后,再起动,才能正常动作。
八 使用、维护:检修本开关前,必须分断前级开关!!
8.1 在开关使用安装前,应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ABD8.315S综合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8.2 开关(尤其是贮存较长时间的开关)在使用前应:
(1)检查真空 接触器的真空灭弧室是否完好,有无损伤; (2)检查各隔爆接合面有无锈蚀,损伤,紧固件是否松动; (3)检查导线连接处是否松动;
(4)检查有否存在其它不安全,不利运行的情况,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排除,经检查确认
无异常后方能使用。
8.3 按所选择的功能(四回路、双速双回路)连接主回路(进线或出线),并检查相序,控制线按原理图连接。
8.4 按下急停按钮,将换向开关打至零位,用专用工具拧开前门上右边的的三角头特制螺钉,提起手把,将前门提升至脱离主腔前法兰,再将前门顺时针旋转,即打开前门。反之即为关门顺序。
8.5 按工作要求,对开关功能、先导控制方式进行选择,根据所控制的电动机额定电流,对综合保护器进行电流整定。
8.6 四回路开关时,主回路芯板上的千伏级插头,仍插在本回路的插座上,若为双速开关时,应将低速回路的千伏级插头插在高速回路的插座,高速回路的插头插在低速回路的插座上。
8.7 在双速开关状态无特殊控制要求时,在出线腔内将900#与141#线短接。若将这两根引出至控制台连接一常闭点,在开关没有起动前打开这一常闭点,则开关起动后,将一直运行在低速状态;开关运行在高速状态时,打开这一常闭点,开关将回到低速状态。而在四回路开关状态下,应将900#与141#短接。
8.8 按下急停按钮,将换向开关打至正向或反向,控制变压器得电,显示板出现电源显示,转动试验检查开头,保护回路的过载、过流、漏电闭锁保护线路进行试验检查,然后观察显示是否正确,按下复位按钮,使保护器复位。开关完成了起动的准备工作。
8.9 每班工作前,应用试验检查开关对保护线路进行一次检查。
8.10 每天检修班应对接地导线、隔爆面紧固件、引入装置密封等进行检查。 8.11 每月应对隔爆面锈蚀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涂少许防锈油。
九 故障检查(以四回路开关为例)
9.1 无电源指示
6
(1)检查FU14、FU16是否损坏?FU9、FU10、FU12是否熔断? (2)综合保护器是否损坏?插接件接触是否良好?
(3)检查电源变压器TC1、CT2的36V绕组是否损坏?引出线接触是否良好? (4)检查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是否损坏?显示组件A11连接是否良好? (5)隔离换向开关接触是否良好? 9.2 一个回路不起动,但运行指示灯亮
故障现象:按下起动按钮,接触器不吸合,但运行指示灯亮,松开起动按钮,运行指示灯灭。
(1) 检查交流继电器(KA1~KA4)是否吸合?如果吸合,则按照九2(2)、九2(3)、
九2(4)检查,否则按照九2(5)方式检查。
(2) 检查接触器控制回路中各触点是否接触良好?
(3) 检查接触器电源整流桥是否损坏?接触器线圈是否完好? (4) 检查接触器自身转换接触点是否良好?
(5) 检查控制交流继电器(KA1~KA4)的直流继电器(K5~K8)触点接触是否良好?
交流继电器是否损坏?
9.3 一个回路不起动,运行指示不亮。
故障现象:按下起动按钮,接触器不吸合,运行指示也不亮。
(1) 检查综合保护器(A7~A10)中的继电器(KF1~KF4)触点,连接线接触是否良好? (2) 检查先导组件(A3~A6)是否损坏?先导组件中的继电器(K1~K4)触点,连接
线接触是否良好?先导组件的电源线,控制线连接是否良好?
(3) 检查直流继电器(K5~K9)回路中其它触点是否损坏?连接线是否可靠? (4) 检查直流继电器是否损坏。
(5) 检查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是否损坏,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 (6) 按九.2继续对线路进行检查。
9.4 一、二回路(三、四回路)不起动,运行指示亮。
故障现象:按动起动按钮,一、二回路都不起动,但运行指示亮,松开起动按钮,运行指示灭。 (1) 检查FU13、FU15是否熔断?
(2) 检查电源变压器TC1(TC2)的220V绕组是否损坏? (3) 按九.2规定步骤对每一个回路进行检查。 9.5 一、二回路(三、四回路)不起动,运行指示不亮。 故障现象:按下起动按钮,一、二回路不起动,运行指示也不亮。 (1) 检查24V直流回路整流二极管是否损坏?
(2) 按九.4(1)、九.4(2)进行检查。
十 易损件及备件
10.1 易损件:
1)FU9~FU12 熔芯片 RL.30型 2A/1140V 4只 2)FU13、FU15 熔芯 RLX型 Φ6×30 5A 2只 3)FU14、FU16 熔芯 RLX型 Φ6×30 2A 2只 4)FU17、FU18 熔芯 RLX型 Φ6×30 1A 2只
7
2 备件: 序代 号 号 1 2 3 4 5 6 7 8 9 SQ1~SQ4 KM1~KM4 FU1~FU8 FU9~FU12 FU13~FU18 F1~F4 A7~A10 A3~A6 K5~K11 每台数量 4 4 8 4 6 4 4 4 7 各3只 1 16 4 2 1 4 1 2 8 8 名称 隔离换向开关 真空接触器 熔断器 熔断器 熔断器 阻容吸收装置 综合保护器 本安先导组件 中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显示组件 按钮 按钮 选择开关 选择开关 选择开关 选择开关 控制变压器 空气延时头 中间继电器 规格型号 HGK—400/1140 CKJ—400/1140 AC220V NGT3—630/1000 RL.30 2A/1140V 5A RLX Φ6×30 2A 1A RC.1 ABD8—315S IKZ—36II HH54P DC24V 2.5s~30s 2.5s~30s ST6P-4 DC24V 0.5s~5s QD40-22A02 LAY3-11M/1 LAY3-22X/2 LW15-10D/3104704 LW15-10D/3636305 LW15-10N/3136905 LW15-10D/3040702 TC-00 LA30-D20 CA2-D131 AC220V 10 KS1~KS5 11 A11 12 SB1~SB16 13 S1~S4 14 SA1~SA3 15 SA2 SA4~SA7 16 SA6,SA7 17 SA8 18 TC1、TC2 19 KA1~KA4 20 KM11~KM44
十一 附电气原理图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