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清远市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带答案]
证该情况下,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L2=28.00 cm。
23.(10分)
(1)900 (2分) (2)见解析图(4分) (3) 3.8(2分) (4)0.35 (2分)(0.33~0.37均正确)
【解析】(1)根据电表改装原理可知,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需要串联一个大电阻,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解得:R′=
U-IgRg
=900 Ω。 Ig
(2)根据表格数据和要求,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且分压式接法中滑动变阻器应选总阻值较小的R1;将灵敏电流计G串联电阻箱R3,接入的阻值为R′=900 Ω改装成量程为3 V的电压表,则电压表的内阻为RV=1 000 Ω;由于电流表的内阻已知,所以改装后的电流表应选用内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根据图线知,当电流为0.34 A时,该元件两端的电压为1.3 V,该元件的电阻为Rx==3.8 Ω。
(4)将该元件和一阻值为6 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一电动势为3 V的电源上,相当于元件接在电动势为3 V,内阻为6 Ω的电源上,在元件的I-U图象中做出该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如图:
UI
图象的交点为(1.1 V,0.32 A),故该元件的功率为P=1.1 V×0.32 A=0.35 W。 24.(14分)
(1)两粒子射出后,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粒子P恰不能越过直线,粒子运动到直线上时速度方向沿MN方向,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x轴于M点,
粒子P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位移偏转角为β
12
由y=at ①(2分)
2
x=v0t ②(2分) vy=at ③(2分)
ytan β= ④(1分)
xtan θ= ⑤(1分)
联立可得,粒子P的水平位移x=2x0(1分)
vyv0
2x0
粒子P、Q相遇的时间t=(1分)
v0
(2)粒子Q在右侧磁场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粒子的轨迹半径r=(1分)
sin θ2πr粒子Q运动路程s=(1分)
3粒子Q运动时间t=(1分)
2 3π
根据题意,粒子P、Q运动时间相同,联立可得粒子Q抛出时的速度v=v0(1分)
925.(18分)
(1)货车恰好无侧滑趋势进入弯道
x0
svv2
mgtan θ=m(2分)
R解得tan θ=0.05(1分)
由于θ较小,可认为tan θ=sin θ h=dsin θ(1分) 解得h=0.25 m(1分)
(2)货车刹车后0.5 s内,某时刻的速度 v1=20-4t2(1分)
2
取一小段时间Δt后的速度v′=20-4(t+Δt) (1分)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2
v′-v1
(1分) Δt解得a=-8 t (m/s)(2分)
(3)货车刹车前运动的位移x1=v0t1=40 m(1分)
2
刹车后0.5 s时的速度v2=20-4t2=19 m/s(1分) 货车刹车后0.5 s内的位移x2=
v0+v2
t2=9.75 m(1分)
2
2
货车刹车0.5 s后的加速度a=-8t2=-4 m/s(1分) v2-v22=2ax3(2分) x3=42 m(1分)
司机听到提示音时,货车距弯道的距离 x=x1+x2+x3=91.75 m(1分)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注,化学无35题, 36题为必做题。
33.(15分) (1)(5分)ACE
【解析】一段时间后,活塞再次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受力平衡可知,缸内气体的压强仍为p0,A正确;缓慢加热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活塞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后,缸内气体体积变大,气体温度升高,B错误;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变大,C正确;缓慢加热气体的过程中,活塞缓慢向右移动,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等于p0Sx,D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由于内能增大,缸内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做的功,E正确。
V0V1T0T1
(2)(10分)
【解析】①静止时,BC段气体的压强为p1 =75 cmHg+15 cmHg=90 cmHg(1分) D到玻璃管底端气体的压强为p2=75 cmHg+15 cmHg+15 cmHg=105 cmHg(1分)
自由下落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消失,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0=75 cmHg(1分)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l1=p′1l′1(1分),p2l2=p′2l′2(1分) 解得l′1=6 cm l′2=7cm
xA=l′1+l′2-l1-l2=3 cm(1分)
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的过程中,上下两部分气体均做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l1l″1l2l″2=(1分),=(1分) T0TT0T由于l1=l2,xA=3 cm,故最终l″1=l″2=6.5 cm(1分) 解得T=390 K(1分) 34.(15分) (1)(5分)BCE
【解析】波传到F点时,由乙图可知,F点向上振动,且E点处于平衡位置,EF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E点的振动情况可能与F点相同,也可能相反,故E点不一定向上振动,A错误;0.4 s为半个周期,E点振动半个周期又回到平衡位置,位移为0,B正确;0~0.6 s内E点振动0.75个周期,运动路程为3A=18 cm,C正确;EF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的整数倍
nλ2
λ50
=20 m,波长不可能为30 m,D错误;波速v== m/s,波速可能为
Tn25 m/s,E正确。
(2)(10分)
【解析】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C1、C2,复色光在AB面的入射角为i,由折射定律可知
13
sin C1==(1分)解得:C1=60°
n1212
sin C2==(1分)解得: C2=45°
n22
由于C2=i=45° 紫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1分) 2r2d紫光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t==(1分) cn2vc②根据光路图,设红光的折射角为γ,两个光斑分别为P1、P2 sin γ根据折射定律n1=(2分) sin i可得sin γ=6AO,故tan γ=2,tan γ=(1分) 3AP1 可得AP2d1= 4 (1分) △OAPd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AP2=AO=2 (1分) P1P2= 分)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