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精品文档★
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激发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重点)
3、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作品的表达方法。(难点) 4、主要方法:朗读、勾画、思考,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和训练阅读理解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在课本上做出旁批。(4处以上) 2、我来背一背。
方法: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对桌同学互相抽背) 3、我来抄一抄。
方法:摘抄优美的句子和词语在摘录本上。 4、我们比一比。
同组同学P一下,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评出今日“小小朗诵家”。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3
★精品文档★
合作探究
1、“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①“无边的地毯”指的是什么?“白色的大花”指的什么?这样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②这个句子中,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为什么?
③请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2、作者在文中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句,让我们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请在文中找出来抄写在下面,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自主作答——小组交流——板书展示) ① ② ③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说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组内交流——板书讲解展示)
②联系课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勾画理解——交流讨论——口头展示) 练练测测
一、拼音对对碰。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3
★精品文档★
ínɡlǎnɡxiūsèl?àoshuāijiāojùnǎ ()()()()()
xuànrǎnjíchíɡōulèjūshùdīyín ()()()()() 二、火眼辨形近。
喧()摔()苟()勒()驰() 渲()蟀()拘()勤()弛()
二、在课文中找到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 大方()随意()高歌()静寂()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草原》是著名作家___________写的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记叙和描写,表现了内蒙古大草原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热情好客的内蒙人民。最后,作者以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表达了自己对草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之情以及____________之间的大团结。
编号:№3 班级 小组 姓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古朴、典雅、矗立、戎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3
★精品文档★
装、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美轮美奂”等词语。(基础知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重点)
3、激发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难点)
4、主要方法:朗读、勾画、思考,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相关链接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通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中途遭匈奴扣留,至公元前126年方归。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派张骞西去联络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同时分派副使赴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与咸海间)、大月氏(阿姆河中上游)、大夏(巴克特里亚)、安息(帕提亚)、身毒(天竺)各国。司马迁《史记?大宛传》称他的两次出使为“凿空”,其意是他第一次走通了前人未曾开通的道路。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在我国西汉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丝绸之路已有南北两道。公元3世纪以前,天山以南两道,以南道较为繁荣。公元3世纪至5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天山以北的通道最为昌盛。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还有一条通往西方的海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