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徐俊峰“金泽古桥文化”校本课程 - 图文

徐俊峰“金泽古桥文化”校本课程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7:38:08

1.实地参观法

实地参观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到乡土资源文化的建筑、场所、名胜古迹现场等地方进行参观观摩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亲历现场,比较真切地接近乡土资源和民间艺术,使学生对乡土资源有比较全面而真实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资源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资源文化的情感,促使学生热爱家乡本土资源。笔者在进行“考察古桥”教学活动时,带领学生到古桥所在的实地观察古桥,拍照古桥等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调查走访法

社会调查走访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走访乡土资源所在地的居民、老人、专家或文物馆等,对乡土资源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教学方法。这也是乡土资源文化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家乡、了解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乡土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传承乡土资源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使命感。笔者在小学三年级的“鉴赏金泽古桥”的教学中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体会是这一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太小不便采用。

3 .尝试制作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把每一个学生都融入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教学和活动的主人。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进行乡土资源的教学时,引导学生们参照教师提出的目标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师的建议组织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和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笔者在小学四年级的“做做古桥”的教学活动中,就采用了这一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分组,选择制作材料,动手尝试制作古桥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设计单元化的研究型教学活动

一、确定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计划

(一)制定总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金泽古桥文化”的教学,了解家乡金泽古桥的历史,初步了解家乡金泽古桥的造型、建造年代、功用、装饰图案、材质、文化故事、桥名的由来、设计理念等知识,并学习写生、画出古桥作品,制作古桥模型、设计创作出桥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参观、考察古桥的过程中来收集有关古桥的资料,在写生、制作、创作有关古桥作品的过程中来学习了解古桥的造型特点,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采访等方法中学习有关古桥的知识和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各项活动中激发热爱家乡、热爱古桥的情感、感受到团结协作进行探究学习的方法、体会成功创作的乐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设计分目标 课程 金泽古桥文 化

年级段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家乡金泽古桥一、二 的桥名、外形、装饰图年级 案、材质、文化故事。 学会欣赏古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古桥、小组交流、网上查找等方法来收集古桥的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热爱家乡、热爱古桥的情感,激发对古桥探究的兴趣 5

进一步了解古桥的造三、四 型、结构特点。学习写年级 生、画出古桥的方法,尝试制作古桥模型 尝试利用废旧材料“设计”桥,把桥和生活联五年级 系起来,如何保护古桥等等 通过制作小报、写生古桥、小组合作制作古桥模型进一步学习了解古桥的造型特点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在查找资料,寻找废旧过程中进行尝试 感受团结协作的学习方式、体会成功绘画、制作的乐趣,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 感受对家乡古桥的保护意识,体会利用生活废物进行创作的意识 (三)制定教学计划

“金泽古桥文化”课程的教学,采用分学段设置的方法。具体分为:低年级段(1-2年级)、中年级段(3-4年级)、高年级段(5年级)。 教学计划表如下 课 程 年级段 总课时 分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4课时 第一单元:欣赏金泽古桥(图片、 视频、网络) 一、二 8课时 第二单元:4课时 第二单元:实地考察古桥(观察、 拍年级 照、采访) 第一单元:4课时 第一单元:鉴赏交流古桥(制作小金 泽 报、合作交流) 古 桥 三、四 第二单元:8课时 第二单元:画画古桥(写生、水墨、20课时 文 化 年级 版画等) 第三单元:8课时 第三单元:做做古桥(木块、陶泥、纸板等) 第一单元:4课时 第一单元:如何保护古桥 五年级 8课时 第二单元:4课时 第二单元:设计创想桥(写感想、 废旧材料制作) 二、按照学生特点确定研究型的主题学习单元

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的开发利用,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小学阶

段主要以“文化领域”为主。如上表: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是一、二年级,第二学段是三、四年级,第三学段是五年级。分别确定了以了解与欣赏古桥、画画与做做古桥、设计与创作桥等美术课程整合的综合课程开发利用,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确定各学段的学习主题。

上海师范大学王大根教授指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应以研究性的学习活动来进行,他在《三维目标须以单元化研究型教学来落实》一文中指出:“教师需要从地方资源(自然资源、 文化资源、 人才资源等)或社会热门话题中 ,寻找富有人文性或科技性的研究课题;

按新课程的理念设计三维目标 ,策划相应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因此应该在每个学习主题中设计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在第一学段的了解与欣赏古桥中设计几个活动:欣赏与讨论、实地考察、分组总结、交流等活动;在第二学段的画画做做古桥中设计几个活动:鉴赏交流古桥、画画古桥、做做古桥等活动;在第三学段的设计与创想桥的中设计几个活动:如何保护古桥、废旧材料利用、写出对家乡古桥的感想等等活动。活动设计见下图:

王大根 三维目标须以单元化研究型教学来落实[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5).

6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间部分的感受、考察、鉴赏、描绘、制作、设计创想等可以理解为“课程——活动”、左边的有关古桥的历史、故事、造型、结构、作用、保护方法等可以理解为“古桥文化——知识”、右边则是各种能力的提升,可以理解为“学生——能力”。它们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如图:

三、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

王大根教授曾在文章中指出:“新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逐步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

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美术教学策略也应当注重多元化。教师应当以建构主义、研究性学习与建立学习共同体的主导思想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的自组织与自我建构中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笔者在具体教学时就是以小组合作研究型的方式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实地考察古桥活动、制作古桥内容的电子小报活动、小组合作做做古桥活动等等。

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中,主题的确定以及相关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需要做出具体的活动设计,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的参与,即活动主题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开发的。活动主题一旦确定,所有内容都应围绕主题展开和设计,比如活动目标就是根据活动主题设计制定出来,而活动目标决定了需要怎样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资源等。同时教师与学生利用什么样的活动资源以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内容决定了目标的实现程度。下图是对这种组织形式的说明:

王大根.《美术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J],2006年第3期第4-8页

7

活动主题 活动目标 师生 活动 共同 方式 开展 活动 内容 活动 资源 活动成果

这里再把每个活动主题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活动资源、活动成果等方面来进行具体的预设,具体设计如下表: 主题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家乡古感受镇古桥的美 古桥 2 简单了解古桥名字、故事等 1对家乡的古桥有 考察 重新认识 古桥 2运用各种方法搜 集古桥的资料进 行交流 1对古桥的历史、鉴赏特点有一定了解 交流 2 在活动过程中锻炼能力 1尝试用不同绘画 技法描绘古桥,如 画画 版画、线描、剪 古桥 贴等 2对古桥的造型, 内在结构有根深 的了解 1尝试用不同方法 做做 制作古桥造型, 古桥 如泥塑古桥、木 块、纸板、泡沫板 等 1尝试设计保护 设计 改造古桥的方法 创想 2废旧材料设计桥 3表达感想

8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1 观看古桥图片、 1 师生讲解 视频等 2 分组学习 2 网上学习古桥 特点 1明确任务 1实地观察 2带领学生进行2分组活动 实地考察记录 3讨论交流 3发表搜集的有4讲解 关古桥的资料 1访问、上网查找 1分组活动 2做小报、写特点 2讨论构思 3讲解交流 3合作讲解 1讨论描绘古桥方法 2自主尝试描绘古桥 3根据写生拍照资料描绘 4展示作品 1寻找制作材料 2探究制作方法 3小组分工合作、 师生互助 4完成作品 1讨论交流 2设计创作作品 3写理想、感受 活动资源 1图片 2视频 3电脑室 活动成果 1能够简单说出古桥的一些基本特点 1搜集到的 古桥资料 2对学生做 问卷调查 1记录的资料 2收集的图片 3做好电子小报 1桥的图片 2绘画的古桥的各种作品 1相机 2画纸、铅笔 3记录本 4学习单 1电脑室 2古镇居民 3记录本 4学习单 1小组讨论 1铅笔、 2个人尝试 画纸 3师生互动 2吹塑纸颜料 3剪刀彩纸 1小组合作 1陶土 2师生互助 2木块 3展示交流 3硬纸板 4各种工具 1小组讨论 1网络教室 2个人尝试 2绘画工具 3一些材料 1合作完成的各种古桥模型作品 1设计绘画的作品 2文字性的资料 3废旧材料做桥作品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实地参观法 实地参观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到乡土资源文化的建筑、场所、名胜古迹现场等地方进行参观观摩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亲历现场,比较真切地接近乡土资源和民间艺术,使学生对乡土资源有比较全面而真实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家乡资源文化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资源文化的情感,促使学生热爱家乡本土资源。笔者在进行“考察古桥”教学活动时,带领学生到古桥所在的实地观察古桥,拍照古桥等等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调查走访法 社会调查走访法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走访乡土资源所在地的居民、老人、专家或文物馆等,对乡土资源进行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的教学方法。这也是乡土资源文化教学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家乡、了解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乡土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传承乡土资源文化的主人翁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