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1盘点能源装备业重大事件
动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正积极抢占绿色经济的制高点。 7、大型自由锻件锻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0月10日,世界最大的18500吨油压机在洛阳完成“大考”,成功锻造438吨特大型钢锭。这表明我国大型锻造装备和大型锻件制造工艺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的投产,将有效满足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水电、核电等关键件的制造需求,实现大型锻件的国产化,对全面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形象和能力有重大战略意义。
此前,上海电气集团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WTB)具世界一流水平的3.55万吨螺旋压力机正式投产。
中国一重也相继完成了15000吨水压机、10000吨水压机和辅助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初步形成了高度自动化的重型锻造平台,有力地提升了锻件毛坯生产能力,形成了世界级高端锻造工艺体系,使我国大型锻造装备和大型锻件制造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点评
长期以来我国重主机、轻配套的发展思路,致使大型铸锻件,以及液压件、密封件等基础零件一直成为制约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发展的瓶颈。这些部件看起来不大,但其经济效益比较可观,而且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
锻造技术能力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我国已经是世界锻压大国,但不是锻压强国。业内认为,中国要成为世界锻压行业的强者,从国外引进技术先进的设备是必
9
要的,但引进只是一个手段,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研发出拥有中国自主品牌的设备应当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我们的锻造技术水平,才能为装备制造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8、国产百万吨级PTA/CTA干燥机研制成功
9月20日,世界最大规格、年产400万吨粗对苯二甲酸/精对苯二甲酸(CTA/PTA)的蒸汽回转干燥机组在中国化工南京天华院顺利出厂。
同时,中航黎明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等联合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2台国产百万吨级PTA/CTA蒸汽回转干燥机,通过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国产化首台(套)重大装备科技成果专家鉴定。
国产大型干燥机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但提高了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还可为石化企业降低一半的干燥机设备采购费用,缩短一半的采购周期。 点评
PTA生产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石化工业发展的标准,上世纪90年代前该产品成套技术一直由少数国外公司所掌控,国内现有的技术及设备全部依赖进口。仅专利费一项,国内企业每生产1吨产品就要支付30美元。
石化装备的特点是技术先进、研制难度大、成套性强、关联度大,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在石化行业,流化床干燥机、闪蒸干燥机、桨叶干燥机、蒸汽回转干燥机、转鼓结片干燥机应用广泛。高端干燥设备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是石化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百万吨
10
级PTA/CTA装置作为我国“十一五”规划重大技术装备16个重点攻关项目之一,其关键设备干燥机的研制成功,对实现大型PTA/CTA成套设备国产化具有重要意义。 9、100千瓦级微型燃气轮机研制获重大突破
7月中旬,中航工业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宣布,由该公司牵头实施的国家微型燃气轮机重点课题——100千瓦级微型燃气轮机首次点火成功,达到额定工作转速。此举标志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千瓦微型燃气轮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100千瓦微型燃气轮机的研制成功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微型燃气轮机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能力,形成我国微型燃气轮机产品较为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和制造能力,为开拓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供能产业提供支撑。同时,将缩短我国微型燃气轮机研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微型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分布式供能系统作为先进能源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点评
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在我国兴起仅仅一二十年,但相对于传统燃煤发电技术,在热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微型燃气轮机作为小型分布式发电技术或动力装置,具有更为灵活、安全、洁净、廉价的发电和热电联供特点,符合对能源供给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而且由于不需要水,可以应用于我国严重缺水地区。
11
分布式发电的发展为微型燃气轮机技术发展和市场扩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目前,发达国家电力市场已全面转向分布式发电的竞争。小型发电厂在分布式电网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可行选择。这种发电方式能够为用户减缓电网拥挤,增加电网机动性,降低送电损失和成本,改善电力质量。微型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商用推出大大增加了分布式发电面向较小用户的可能性,微型燃气轮机发电装置的紧凑性,可靠性和遥控运行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意味着它们特别适合分布式发电的区域性应用。
10、风力发电用轴承钢实现量产
9月上旬,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青海省“风力发电用高质量轴承钢的开发”科技项目通过了有关专家验收。
作为风力发电机重要部件之一的轴承,市场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大。但一段时期以来,生产风力发电用轴承的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风电产业发展。 2008年起,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在充分评估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展开技术攻关,按照风力发电用轴承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条件,开展钢中氧含量控制、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等专项研究,用三年时间研发出四种类型的高质量风电用轴承钢。 点评
我国风电设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风电整机制造能力甚至出现过剩情况。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核心技术缺乏,风电轴承用钢、风电轴承、风电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及原料却一直受制于人。“一剩一缺”凸显出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尴尬。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