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2(人教版必修二)含答案
A、Ⅰ-1的基因型为XA1Y,Ⅰ-2的基因型为XA2XA3,二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1XA3=1∶1,因此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A正确;
B、II-2的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B正确;
C、II-3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II-4的基因型为XA2Y,Ⅲ-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2XA1XA2、1/4XA2XA2、1/4XA3XA2,可见,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C错误;
D、III-1基因型为1/2XA1Y、1/4XA2Y、1/4XA3Y,综上分析可推知:产生含X的配子为1/2XA1、1/4XA2、1/4XA3,III-2基因型为1/2XA1XA2、1/4XA2XA2、1/4XA2XA3,产生配子为1/4XA1、5/8XA2、1/8XA3,因此IV-1为XA1XA1的概率是1/8,D正确。
11.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去感染烟草,烟草会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C.噬菌体在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适宜时间后,其DNA即可被32P标记 D.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液体悬浮培养后可直接观察到粗糙型菌落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详解】
A、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错误;
B、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去感染烟草,烟草叶会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说明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噬菌体在含32P的培养基中不能正常生活,
C错误;
D、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需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粗糙型菌落和光滑型菌落,D错误。 故选B。
12.某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2P标记的大肠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组子代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没有放射性 B.甲组子代没有放射性,乙组子代有放射性 C.甲、乙两组子代都有放射性
D.该实验能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分别用35S和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将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后,用搅拌器进行搅拌离心,静置后分别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5S的放射性通常随蛋白质外壳出现在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通常随DNA出现在沉淀物中。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
甲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后利用大肠杆菌内被32P标记的核苷酸获得子代病毒DNA,则甲组子代中会有32P的放射性;乙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DNA,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后进行正常复制,则乙组子代中会含有亲本DNA中的32P的放射性。故甲、乙两组子代中均有放射性,A、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
该实验中,将大肠杆菌也进行了放射性标记,在检测结果上无法体现放射性的来源,故无法证明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D选项错误。
13.某班同学分组构建DNA分子模型(提供的材料数量不限),最终有10个小组正确构建出DNA分子模型。这10个小组构建的模型差异可能是( )
①碱基数量不同 ②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③DNA空间结构不同 ④脱氧核苷酸链的数目不同 A.①② 【答案】A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分析】
DNA分子的立体结构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具体为: (1)由两条反向平行的DNA单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C与G通过三个氢键相连),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
①不同的DNA分子碱基数量可能不同,①正确; ②不同的DNA分子碱基排列顺序不同,②正确;
③不同的DNA分子的空间结构相同,都是独特的双螺旋结构,③错误; ④不同的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数目都是2条,④错误。 故选A。
14.某生物DNA分子上,某个基因a的一条链中C+T/G+A=1.25,另一基因b的一条链中A+T/C+G=1.25,那么和它们互补的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依次分别是 A.1.25 和1.25 B.0.8 和0.8 C.0.8 和1.25 D.1.25 和0.8 【答案】C 【解析】
由于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一条单链中C+T/G+A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C+T/G+A的值互为倒数,A+T/C+G的值与其互补链中的A+T/C+G的值相同。若某个基因a的一条链中C+T/G+A=1.25,另一基因b的一条链中C+T/G+A=1.25,那么和它们互补的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例依次分别是0.8 和1.25,A、B、D均错误,C正确。
15.图是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配对,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B.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内可以发生核DNA分子的复制
C.①②过程的模板都是一条核苷酸单链,这两条单链的核苷酸种类完全不同 D.该细胞内的mRNA都必须通过核孔才能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蛋白质。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催化,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相对应的RNA分子。翻译过程是以信使RNA(mRNA)为模板,指导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
A、①是转录,②是翻译,①②过程中都存在碱基配对,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特有T-A,后者特有U-A),A错误;
B、胰岛细胞高度分化,不会分裂,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内不会发生核DNA分子的复制,B错误;
C、①②过程的模板都是一条核苷酸单链,这两条单链的核苷酸种类完全不同,前者为脱氧核苷酸单链,后者为核糖核苷酸单链,C正确;
D、该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也有mRNA,线粒体内部可以直接翻译,不需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D错误。 故选C。
16.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RNA病毒,可以通过荧光PCR技术快速检测,该方法首先要将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转换成DNA,图中表示该过程的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