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与众不同的奖状
与众不同的奖状
乔纪文 刘红旗
2014年11月28日下午下班后,邢台市桥西区纪委办公室主任贺光辉回到家,
立刻对爱人说:“快来,你看!”
“什么好东西?我看看。”她就伸手接过来,原来是一张塑封的奖状。 贺光辉同志:
积极参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在2014年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取得三科合格的优异成绩。特发此状,以资鼓励。
下面的落款是中共邢台市桥西区纪委和邢台市桥西区监察局,还有两个圆圆的大红印章。背景是淡淡的蓝色和一些嫩嫩的花草。让贺光辉爱人感到惊讶的是,奖状的左边还有一个卡通小女孩,仿佛正在拍着小手向他祝贺呢。
翻过来一看,背面也有图案也有字。上面写着:成绩单,税法,70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67分,保险法,60分。右下角是一个头戴博士帽的大头男孩,右手指着分数,左手伸着大拇指,好像在说,瞧!怎么样?了不起吧!
她简直有点爱不释手了:“真有意思,这真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奖状!从小到大我也得过无数张奖状,这样的奖状还是头一次见到。”
贺光辉笑着说:“当然是头一次,这张与众不同的奖状才刚刚诞生没几天呢。”
自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以来,为了激励先进,推动学习,桥西区纪委每年年底都要召开一次表彰大会,对在学习中表现优秀并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志进行表彰,给这些同志颂发奖励证书。以前,这些证书都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那种现成的,印上名字就行了。可是,2014年年底,快到开表彰会的时候,刘保河书记觉得,这种样式的证书不能表现出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特点,他想,得设计出有自己独特创意独特内涵的奖状,来彰显他们学习活动的与众不同。
这个任务落到了机关主管学习的董晖局长头上,她从网上下载了大量的图案,从样式到内容进行了认真的筛选和修改,把十几张设计好的样子交给了刘
保河书记。刘书记优中选优,有两张图案进入他的眼帘就再也出不来了,一张上有一个小女孩拍着小手,另一张是一个小男孩戴着博士帽。
一看到这两幅童心未泯的画面,刘保河书记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两个孩子出现在奖状上,可以引起同志们对年轻时代学习情景的美好回忆,现在的学习活动使得自己仿佛变年轻了,这两个孩子同时也代表了我们的队伍朝气蓬勃,也可以象征我们把终身学习的习惯传给下一代,传给他们最大限度的正能量。
选哪个呢?刘保河书记取舍两难,对这两张,他再也舍不得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了。
干脆,两个都要了,一张做正面,一张做反面!不贴在墙上,而是塑封起来,简直可以当做工艺品保存了。
想到这里,刘书记为自己的创意暗暗叫好,从古到今,有谁规定奖状只能有一面只能贴到墙上了?
就这样!正面印名字,背面印成绩,一张与众不同的奖状在刘保河书记的手里诞生了。
2014年11月28日,桥西纪委创建学习型机关表彰大会如期进行,四十岁以下三门及格,四十岁以上两门及格均可得奖,机关里23名先进个人获得了这张与众不同的奖状。
贺光辉把奖状捧在手里,感到特别激动,特别自豪,特别骄傲。报考以来,他的业余时间一点也没有浪费掉,全部用在了学习上。这张奖状就是他一年来刻苦学习的见证,更是对他一年来刻苦学习的认可和肯定!
当得到奖状的那一刻,他就想,一定要拿回家,让女儿看看,他要把这种激励这种鼓舞这种学习的精神传递给她。
真是心有灵犀。贺光辉还没有开口,她爱人就对女儿说:“宝贝,你看,你爸爸平常工作这么忙,参加自学考试都过了好几门,虽然成绩不是太高,但及格就是成功的标志。我们都要学习他的学习精神啊。”
女儿听了,接过奖状,看过了正面,又看看背面的成绩单,然后调皮而又深情地对爸爸说:“老爸,你真棒!”
冠军团队
刘红旗
廉政办:
创建学习型机关2014年度 先进科室
中共邢台市桥西区纪委 邢台市桥西区监察局 2014年11月28日
看着眼前这块金光灿灿的奖牌,听着耳旁热热烈烈的掌声,邢台市桥西区纪委廉政办的聂秋静、范静雅和谢宝江三位同志,内心无比激动,一年来学习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似乎就在昨天,而正是因为昨天的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成绩。
2014年11月28日,邢台市桥西区纪委召开创建学习型机关表彰大会上,给23名先进个人颁发奖状之后,廉政办得到了全机关唯一的“先进科室”称号。
他们都非常明白,这个荣誉,是他们三人一年来共同努力才取得的。 廉政办的办公室很小,三个人,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桌,聂秋静和范静雅各占一个办公桌,谢宝江就挤在电脑桌那儿,虽然不方便,但这一点也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为了能考出好的成绩,三个人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除了自己的认真钻研之外,他们还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些好点子。
“这次报什么啊?”每次快到报考科目的时候,他们都会互相询问一下,尽可能地报同样的科目,那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促进。2014年4月份的考试中,聂秋静和范静雅报的都是《劳动法》和《税法》,10月份时,聂秋静报了《保险法》和《环保法》,范静雅是《环保法》和《婚姻法》,谢宝江是《合同法》和《婚姻法》。
报的科目相同,优势就是有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可以互相探讨。4月份,范静雅和聂秋静报的完全一样,10月份,三人之间互有交集,这样,他们便随时在学习上比进度。谁今天看到第几章了,都相互了如指掌,自己还差多少,那就二话不说,赶快就找时间补上赶上去,都不至于差太多。就好像在跑道上一样,虽然不能齐头并进,但谁也不会落后多少,这样才保证了他们在最后的考试中获得了满堂彩。
三个人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不爱串门聊天。现在整个机关的学习气氛这么浓厚,他们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进了。没事的时候,就看会儿书,谁读不下去了,一看到另外两个都在那学呢,自己就会不好意思起来,然后就接着看下去了。他们这种默契慢慢形成了一个氛围,整个廉政办就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有懈怠的时候,每当想偷懒的时候,正在努力的另外两人,就成了自己的目标,于是自己暗暗鼓励一下自己,朝着他们迎头赶上。
虽然三个人的互帮互学,解决了学习上的好多困难,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又千差万别,都要独自处理自己的问题。总的来说,主要是时间问题。
2014年3月份,考试前一个月的时候,范静雅对聂主任说,想放弃《税法》,专攻《劳动法》。她说,除了学习,最近又在考驾照,每天早晨五点多就得起床练车,下午下了班再练会车,回到家都快9点了。到了家,基本上就不能看书了。上班一走一整天,回家了就想多跟孩子玩一会儿,晚上把孩子哄睡了,自己也就睡着了!万一考不好了,那多丢人!
“那也别想着放弃呀!准备了这么长时间放弃就太可惜了,你再坚持一下,再看看书,没准就考过了呢。”聂秋静是安慰也是劝说。
4月20日,范静雅顺利考完,《劳动法》76分,《税法》75分。她以同样的劲头,在10月份考试中,《环保法》得了63分,《婚姻法》得了76分,2014年全年的成绩是全面飘红。
聂秋静的话让范静雅坚持了下来,去年10月份,她自己却因为时间问题,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4月份,聂秋静《劳动法》得了77分,《税法》更是取得了骄人的90分。而在10月份她遇到了挑战。去年9月份到11月份,省委第五巡视组来到桥西,聂秋静做为联络员也驻进了宾馆,每天早上七点多到,晚上都要九点以后才能回家,一下子就是一个多月,而考试时间是10月19日和20日。她先要把工作做好,然后一有时间就看两眼书,房间里没有书桌,她就趴在床上。很多时候,正在床上趴着看书呢,突然巡视组有事,她就得马上把思路收回来,跑过去。那段时间,她就好像电脑一样不断地在这两件事上切换。临近考试了,实在顾不过来了,只好放弃《环保法》,《保险法》考出了78分,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自己知道。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