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森林经理学题库

森林经理学题库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3:24:05

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及其概念与优缺点

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规整的图形,林班需伐开,呈直线或折线状。此法适用于平坦地区及丘陵地带的林区及部分人工林区。

优缺点:优点是设计简单,林班面积大小基本一致,林班线的走向容易辨别。缺点是起伏较大的地形,伐开林班线的工作量大。

自然区划法:是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区划线划分林班的方法。此法适用于山区。

优缺点:缺点是林班面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优点是保持自然景观,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有积极的意义,对自然保护区也有特殊的作用。

综合区划法: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人工区划而成。

优缺点:综合区划法的林班面积大小亦不一至,但能避免过大过小,比自然区划法要好些。它是我国在山区的区划方法。虽克服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但在组织实施上,技术要求比人工区划法复杂些,现地区划时仍有时出现林班线不易正确落实的情况。

简述林班的概念与区划方法

1)林班:是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地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是林场内具有永久性经营管理的土地区划单位。

2)区划方法:人工区划法、自然区划法、综合区划法。

简述轮伐期的概念、作用及确定轮伐期的依据。

答:

轮伐期:为了实现永续利用伐尽整个经营单位内全部成熟林分之后,可以再次采伐成熟林分的间隔时间。或者,采伐完经营单位全部林分所需要的时间。

轮伐期的作用:

(1)轮伐期是确定利用率的依据

当经营单位(经营类型)内各龄级结构均匀条件下,可以应用公式P=2/u×100%计算采伐利用率。利用率与轮伐期成反比,即轮伐期越长,利用率越小,反之,轮伐期越短,则利用率越大。

(2)轮伐期是划分龄组的依据

在森林经营中,如果采伐后立即更新,主伐年龄等于轮伐期。可用轮伐期来划分龄组。通常把达到轮伐期的那一个龄级加上更高一个龄级的林分划为成熟林;超过成熟林龄组的各龄级为过熟林;比轮伐期低一个龄级的林分为近熟林。其他龄级更低的林分,若龄级数为偶

数,则一半为幼龄林,一半为中龄林;如果龄级数为奇数,则幼龄林比中龄林多分配一个龄级。

(3)轮伐期是确定间伐的依据

木材产量主要是由主伐量、间伐量和补充主伐量3部分构成。轮伐期确定后,明确了经营单位的经营目的和目的材种。这样林分在到达轮伐期以前,可以适当安排几次间伐,结合间伐可以生产部分木材。轮伐期长,林分间伐次数多,间伐量比重大。

确定轮伐期的依据: (1)森林成熟龄

森林成熟是主要依据。一般,轮伐期不应低于数量成熟龄。用材林考虑工艺成熟,防护林以防护成熟龄和自然成熟龄为主。还要从经济角度分析。

(2)经营单位的生产力和林况

数量成熟龄是确定轮伐期的最低年龄。如果林况不良,应缩短轮伐期,伐去劣质林分,代之以生产力高的林分。

(3)经营单位的龄级结构

中、幼林比重过大,用较长轮伐期。成、过熟林过多或病虫害严重,应缩短轮伐期。轮伐期不应高于自然成熟龄。

什么是森林经营方案?一类编案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哪些要点?

森林经营方案:森林经营主体(林业局、林场和股份制公司等)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及国家林业方针政策编制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

(一)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经营环境分析与评价 (二)森林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 (三)森林区划与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四)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五)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游憩规划 (六)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七)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与维护 (八)经营能力建设 (九)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价 (十)森林经营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

森林区划与林业区划的关系。 (1)目的不同

林业区划:调整林业生产布局,分片指导 森林区划:调查、统计、分析和经营管理 (2)稳定性不同

林业区划:较长时间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森林区划:根据情况可进行适当调整 (3)地位不同

林业区划:宏观层次,县(旗)以上 森林区划:基层地域,林业局(场), 在林业区划指导下具体落实

试述法正林的条件及其优缺点 答:

法正林的条件:

(1)法正龄级分配;(2)法正林分排列;(3)法正生长量;(4)法正蓄积量。 优点:

(1)法正林的基本原理对用材林结构调整(面积按龄级均匀分配)有指导意义。 (2)法正林的核心理念:生长量与采伐量保持平衡准则有现实意义。《森林法》第八条,(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

(3)法正林组织森林经营的技术要素,如森林区划、组织经营类型、轮伐期等在实践中仍广泛采用。

(4)法正林分排列方式有利于森林更新、采运和保护,对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保护也有现实意义。

(5)法正林理论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 缺点:

(1)条件苛刻,现实森林经营中很难实现。

(2)简单再生产,不能达到扩大再生产的要求,而且只考虑木材永续利用,没有考虑其他效益的发挥。

(3)没有考虑森林经营的外部条件(自然和人为)影响。 (4)法正林主要针对有林地,没有考虑宜林荒山荒地的规划利用。

1、 中国森林资源有什么特点?

①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衡 ②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③人工林面积大,但树种结构单一,经营水平不高 ④森林质量不高,林地利用率低,扩大森林资源潜力大

1、 数量成熟和工艺成熟的关系是什么?

共同点:都是衡量成熟的数量指标,工艺成熟可看成是数

量成熟的一个特例,即有一定材种规格要求的“数量成熟”。 区别:①工艺成熟不仅有数量指标,还有质量指标,有材 种规格要求;②工艺成熟对立地条件有要求,要在一定的 立地条件下才能达到某一材种的工艺成熟。

什么是森林经营类型?简述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

经营类型:就是在同一林种区内,由一些在地域上不一定相连,但经营方向和目标相同,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的许多小班组合起来的一种经营空间单位。

组织经营类型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种(或树种组)的不同:有林地小班之间,最显著的差异是树种不同产生的。其他条件相同而树种不同时,小班或林分状态、生长过程、产生的各种效能等常不同。所以,树种的不同是组织经营类型的首要因素。也可以将性质相近似的几个主要树种(又是优势树种)合并在一起,组织成一个经营类型。

(2)立地质量的不同:小班的优势树种或主要树种相同,而立地质量不同,表现在地位级、地位指数不同时,小班(林分)的自然生产力则有较大区别。

(3)森林起源的不同:优势树种相同而林分起源不同,则林木的寿命、生产率、材种和防护效能等均不相同。因而林分起源不同时,可分别组织经营类型。

(4)经营目的不同:由于经营上的需要,可以根据经营目的不同组织不同的经营类型。在经济条件好、交通方便的林区,经营目的不同往往是组织经营类型的主要依据之一。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有哪些种类?

答:按照森林资源调查的对象、目的和范围,将森林调查划分为3类1种: (1)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以全国为调查对象,以省为总体。也叫森林资源监测,简称一类调查。一般5年复查一次。

(2)森林经理调查:以林业局(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或县为对象。也叫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一般每10年开展一次调查。

(3)作业设计调查:以作业区域为调查对象。也称作业调查包括伐区设计调查、造林设计调查、抚育采伐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

(4)专业调查:如土壤调查、病虫害调查、木材消耗量调查、更新调查、各类工程调查、多资源调查、森林防火调查、森林数表的编制调查等。

搜索更多关于: 森林经理学题库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林班区划的三种方法及其概念与优缺点 人工区划法:是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规整的图形,林班需伐开,呈直线或折线状。此法适用于平坦地区及丘陵地带的林区及部分人工林区。 优缺点:优点是设计简单,林班面积大小基本一致,林班线的走向容易辨别。缺点是起伏较大的地形,伐开林班线的工作量大。 自然区划法:是林场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如河流、沟谷、分水岭及道路等作为区划线划分林班的方法。此法适用于山区。 优缺点:缺点是林班面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优点是保持自然景观,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有积极的意义,对自然保护区也有特殊的作用。 综合区划法:在自然区划的基础上加人工区划而成。 优缺点:综合区划法的林班面积大小亦不一至,但能避免过大过小,比自然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