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幻中寄幽怀4聊斋志异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20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幻中寄幽怀4聊斋志异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3:19:19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还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B.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有露台的房子”“钢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呼应。

C.女主人公勤劳质朴,看重爱情,她独自在家劳作,并赡养老人;男主人公辛苦节俭,细心体贴,不断寄钱回家,还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

D.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

解析D项,“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不是小说的主题,小说重在赞美人性之美。 答案D 7.小说以“阳光路十七号”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解析此题可以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表层含义:这是信寄出的地址,是丈夫的住所,是小说的线索。深层含义:这是美好的心灵相互之间的慰藉,是小夫妻二人的人生理想。

参考答案①“阳光路十七号”既是他打工的地址,又是他信中经常提到的地点。②是小说的线索,作者围绕“阳光路十七号”讲述故事,使情节紧凑集中。③“阳光路十七号”的简陋破败和人物心中的美好形成对比,预示着他们夫妻的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阳光,歌颂了美好的人性,凸显追求幸福的主题。

5

8.请赏析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解析对这句话的探究分析,要抓住“辛酸”和“幸福”两个看似矛盾的关键词:“辛酸”是指丈夫的生活让她心酸,“幸福”是指丈夫的体贴与爱意让她满足。这作为一个秘密,成为她难忘的记忆。 参考答案①那里的条件极差,丈夫的打工生活很艰苦,挣钱很难,她感到心疼,这让她心酸。②丈夫怕她担心才把那里描绘得非常美好,才把生活说得非常惬意,这让她感到幸福,因为她借此发现了丈夫的体贴与真爱。③她把去“阳光路十七号”找丈夫而发现了真相的事藏在心里,不向丈夫透露。 三、语言表达

9.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字)

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着的“痴”,“痴于情”是他人格构成中的基础,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 答案示例蒲松龄(或“《聊斋志异》”)对魏晋风流的借鉴与超越(或“发展”)

10.某班举办“经典作品评介”活动,每位同学都写了书评在班内交流。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在下面提供的信息之间加上一段衔接性的文字。

某同学评介《红楼梦》与《罗密欧与朱丽叶》。 主持人:

某同学评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解析添加“衔接性文字”是语言运用中的常见题目。所谓“衔接性文字”就是过渡语,要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里“承上”应概括《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主要内容,“启下”应概述出《聊斋志异》一书的主要内容或艺术特色。

答案示例刚才我们聆听了两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他们而感伤,不管是宝黛爱情,还是罗朱爱情,都受到了社会的影响与制约,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如何打破社会的束缚呢?需要我们的斗争。下面让我们走进蒲松龄为我们创造的狐鬼人神的世界,去体味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艺术魅力吧!

6

一、“苦行僧”蒲松龄

如果问大家:中国古代最好的小说是哪一部?毫无疑问,白话长篇小说《红楼梦》。如果再问:哪部书与《红楼梦》形式上互补,成就上媲美?那当然是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红楼》,一文一白,一短一长,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双峰。

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做了长达45年的私塾教师。私塾教师是得不到功名的读书人谋生的出路,但寄人篱下的生活很辛酸。

蒲松龄30多岁时,四个孩子陆续出生,父亲故去,老母在堂,他到了“家徒四壁妇愁贫”的地步,有时不得不以卖文为生,替别人写文章挣几个钱,比如说写封婚书,写篇祭文,报酬不过是一斗米,或者一只鸡,两瓶低档的酒。蒲松龄最犯愁的就是怎样按时交税,不让催税的人登门。当时官吏为了催税,搞所谓“敲比”,就是把欠税人拖到公堂上打板子,有时活活打死。蒲松龄为了交税,要卖掉缸底的存粮,卖掉妻子织的布,甚至卖掉耕牛。

贫困使他和下层百姓同命运,共呼吸,使他对吏治黑暗有深刻的认识。“文穷而后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康熙十八年(1679)春天,蒲松龄40岁那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蒲松龄写了《聊斋自志》叙述创作过程。 二、《聊斋志异》故事分类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

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作者怀着对现实社会的阶级情绪,揭露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朝向封建政治制度。这类作品以《促织》《席方平》《商三官》等最有代表性。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

蒲松龄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泄出来。通过《司文郎》《考弊司》

7

《书痴》等篇,作者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3.描述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

《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代表性的篇章有《细侯》等。

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

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如《画皮》《劳山道士》。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还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B.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有露台的房子”“钢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