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传染病学题库
A、肠出血 B、中毒性心肌炎 C、溶血尿毒综合征 D、中毒性肝炎 E、肠穿孔
9. 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是: B A、病后第1周 B、病后第3~4周 C. 病后第2周 D. 病前1周 E、病后第5周
10.可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是: E A、H抗体 B、O抗体 C、A抗体
D、B抗体 E、Vi抗体
11. 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B 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后第2-4周 C、起病前1周 D、起病后第5周 E、起病后第6周
12.伤寒发病第一周内阳性率最高化验是 C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血培养
.
精品文档
D、尿培养 E、补体结合试验 A1型题
1.A 2.C 3.A 4.C 5.A 6.E 7.B 8.E 9.B 10.E 11.B 12.C
细菌性痢疾
A1型题
1.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A A、志贺菌属 B、沙门菌属 C、弧菌属 D、弯曲菌属 E、螺旋菌属
2.细菌性痢疾散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 C A、集体食堂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B、井水、池塘或供水系统被污染造成经口感
染
C、健康人的手或蔬菜、瓜果等食物被污染造成经口感染
D、与病人密切接触经呼吸道传染 E、接触病人的血液经伤口感染 3.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D A、吞入细菌数量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侵袭力和内毒素 E、肠毒素
4.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B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5.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D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氟喹诺酮类 E、呋喃唑酮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E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A A、粪培养阳性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
精品文档
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8. 关于痢疾杆菌,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A. 为革兰阴性杆菌,有鞭毛 B. 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为需氧菌 C. 在外界生存时间甚短 D. 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 E. 产生外毒素和内毒素
9. 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 E A. 内毒素 B、肠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侵袭作用
10. 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B A.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粘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 肠粘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11. 慢性菌痢是指菌痢的病程超过:B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6个月
12.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D
A. 潜伏期的长短 B、毒血症状的轻重
C. 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
D、大便检出病原体 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13.下列各项中,对于中毒性痢疾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B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炎性成份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答案部分 A1型题
1.A 2.C 3.D 4.B 5.D 6.E 7.A 8.E 9.E 10.B 11.B 12.D 13.B
钩端螺旋体病
A1型题
1.引起钩体病的病原体属于: C A.密螺旋体属 B.疏螺旋体属 C.寄生性钩端螺旋体 D.腐生性钩端螺旋体 E.双曲钩端螺旋体
2.钩体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 D A.普通培养基
.
精品文档
B.含胆汁培养基 C.碱性蛋白胨培养基 D.含兔血清培养基 E.含羊血清的培养基
3.我国稻田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E A.猪 B.犬 C.病人 D.褐家鼠 E.黑线姬鼠
4.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A.猪 B.犬 C.病人 D.褐家鼠 E.黑线姬鼠
5.引起我国南方稻田型钩体的主要菌群是: B A.波摩那群(型) B.黄疸出血群 C.犬群
D.流感伤寒群 E.七日热群
6.引起洪水型和雨水型钩体病的主要菌群是:
A
A.波摩那群 B.黄疸出血型 C.犬群
D.流感伤寒群 E.七日热群
7.钩体病人排除钩体的主要途径是: B A.大便 B.小便 C.飞沫 D.呕吐物 E.鼻咽分泌物
8.在水和湿土中,钩体可存活多长时间: C A.1~2周 B.3~4周 C.1~3月 D.4~5月 E.半年以上
9.下列哪一种是钩体的运动器官: B A.菌体 B.轴丝 C.鞭毛 D.包膜 E.伪足
10.钩体显凝试验抗体效价的阳性值是: D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E.>1﹕800
11.采用柯氏培养基培养钩体的时间最短为:.
精品文档
C
A.1周 B.3天 C.2周 D.3周 E.4周
12.钩体病的潜伏期为: C A.2~3天 B.4~6天 C.7~14天 D.15~20天 E.21~25天
13.钩体致病的主要物质是: D A.菌体 B.钩体一端的钩 C.轴丝 D.毒素 E.胞壁
14.传播钩体病的主要方式是: B A.虫媒叮咬 B.皮肤接触疫水 C.食入污染食物 D.呼吸道吸入病原体 E.接触受感染的动物
15.关于钩体病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
A.波摩那群分布最广,主要储存宿主是野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