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1)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9:46:36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绝句》中通过描写动物活动来增添春景意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明确: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三衢道中》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山林的幽静与归途中的黄鹂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2.总结。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借助资料来学习古诗,增长了不少知识,收获不小呀!

《三衢道中》的诗人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表现出诗人的愉悦情状,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教学反思:

2 燕 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

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准的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是谁从遥远的南方飞来,为春光增添了生机?(燕子)谁见过燕子?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交流)

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知道了燕子是一种美丽可爱的小鸟,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打扮着春天。你们想进一步了解它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凑”,翘舌音“沾”,前鼻音“痕”,后鼻音“伶、形”,边音“掠”和多音字“散、竿”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拂、尔、痕”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学习“凑、集、聚、形、掠、偶、沾、倦、纤”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字谜示例:

手持弓满,两箭上弦。定睛一看,一直一弯。(谜底:拂) 负字头,尖尖首。有人来,非我有。(谜底:尔) 病一半,恨一半。伤痊愈,它出现。(谜底:痕)

形近字歌示例:

集:粮食大丰收,带去集市售。焦急无人买,盼人来收购。 掠:冬天水冰凉,晴日把衣晾。用手掠一掠,心中不惊惶。 沾:米饭把锅粘,露水沾衬衫。立正把岗站,挥戈上战船。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集”的“木”横要长,托住上面。 “拂”的“弗”转笔要合理。

“掠”左窄右宽,“京”的竖钩不宜长。 “偶”左窄右宽,“禺”中长竖下面的提偏右上。 “沾”的“氵”呈弧形,右边“占”略高一些。 “纤”左部提短,右部撇短横长,末笔为悬针竖。 易错提示:

“拂”左边是“扌”,不是“亻”。 “聚”的下部不要写成“水”。

“倦”右部“卷”的下面不要写成“已”。 “尔”第二笔是横钩,千万不要写成横折钩。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开—形(形体)—刑(刑法)—邢(姓邢)

京—掠(掠夺)—凉(冰凉)—晾(晾晒)—惊(惊讶) 占—沾(沾水)—粘(粘贴)—站(站立)—战(战斗) 奏—凑(凑合)—揍(挨揍)

禺—偶(偶尔)—遇(遭遇)—隅(偏安一隅)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描写了燕子的外形。

第二部分(2):写春天的美景,特别是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第三部分(3~5):写小燕子飞行与停歇时的美丽图景。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及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

明确:从羽毛、尾巴、翅膀三方面写出了燕子的色、态、形。“乌黑”“剪刀似的”“轻快有力”具体地勾勒出了小燕子的外形美,突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使读者对燕子产生喜爱之情。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燕子的外形的? 明确:从整体到局部。

(4)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小燕子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喜爱之情。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先观察了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下节课,我们将更具体地品味文章的词句。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凑近 吹拂 聚集 形体 掠过 偶尔 沾水 疲倦 纤细 痕迹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燕子独特的外形,那么,作者接下来又从哪些方面来继续描写燕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指导:语气应轻松欢快,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 (2)第2自然段描写了哪些体现春天特色的景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描写了轻风、细雨、柳丝、各色鲜花、青草、绿叶、小燕子。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绝句》中通过描写动物活动来增添春景意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明确: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三衢道中》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山林的幽静与归途中的黄鹂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2.总结。 在《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借助资料来学习古诗,增长了不少知识,收获不小呀! 《三衢道中》的诗人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