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单片机原理》培训心得与教师《名师讲述: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读书心得合集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单片机原理》培训心得与教师《名师讲述:最
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读书心得合集
教师《单片机原理》培训心得与教师《名师讲述:
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读书心得合集 教师《单片机原理》培训心得 我是一名来自高职学院教学一线的老师,是从一个大学门毕业出去,又来到一个学校当老师。
我们高职学院,虽然在科研方面要求老师,但是又没有科研的条件。
种种原因,决定了我讲授《单片机原理》课程,是依据教材真正意义上的按部就班。
高职学院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地方,老师都知道,但是又感觉到无能为力,时常被许多教学上的问题所困惑。 这次《单片机原理》培训,对我帮助很大。
最近我正在写项目教学法的《单片机原理》教材,经张老师的指导,有了相当的提高,同时也帮助我解答了一些问题。 在这,我想谈一下培训后的感受。
1. 对单片机的目前发展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由于我讲授的都是 51 芯片,对它的结构和指令系统比较熟悉,所以在学生的大作业和毕业设计上都是要求用 51 芯片来实现,给学生的错觉,好象单片机只有 51 芯片。 在教学上没有重视单片机的抗干扰性。
1 / 6
经过张老师的培训课,我知道了 51 芯片的缺点,它的 IO 口驱动能力差,抗干扰能力也弱。
而比 51 芯片更好的单片机 PIC,VAR,它们的抗干扰性和驱动能力非常好,这就省了外围的驱动电路。
我们普通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上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不排除在某些理论知识上有盲点。
张老师是一个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科研经验的教师,给我补上了实际用的经验这一课。 例如:
用 P 口驱动发光二极管时,要外加上拉电阻,而不能是接地。 这二种情况,从理论上都可以实现使发光二极管点亮,但是由于 51 的 IO 口驱动能力差,所以实际只有第一种接法才能点亮二极管。 再就是有关中断时,外中断 0,中断 1 的中断请求信号的下跳沿问题,以及申请中断信号的撤除问题都是应该注意的。 3. 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在日常的《单片机原理》教学中,我发现使自己懂得的多一点,还必须有一本好的《单片机原理》书,经张老师的介绍,我也知道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帮助自己教学的较全面的书,就是张老师编写的《单片机原理》。
经过这次培训课的学习,我也有几点小的建议:
由于我们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决定了缺少实际应用的能力。 而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会用,谁能帮我们解决这个问
---------------------------------------------------------------最新资料推荐------------------------------------------------------
题。
我想教师培训这种模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培训中心可以请既有教学经验又有科研经验的好老师对我们这种三流学校的老师的应用能力进行培训。
另外,这次是通过网络培训,以后能不能在实验室培训。 国家要给我们机会。
这才能解决真正的应用能力的提高。
最后再次感谢培训中心给了我这次业务上的提高,感谢张老师对我专业上的指导。 教师《名师讲述:
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读书心得 今个假期在家阅读了一本题为《名师讲述:
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的书籍。
这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先后有十余位博士生导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专家、名师参与案例撰写和点评。 它分为四辑,分别是:
行走在精神的桃源圣地、走近走近,温暖地注视、唤醒心灵的美丽、以雪的方式灌溉。
每一辑都分别收录了多篇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各具风格、内容鲜活。
每一个案例都会给我们这些站在一线的教者带来新的思索,生成
3 / 6
新的教学行为。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如果套用固定不变的模式,达到的效果并不显著。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创新的的教育理念,才可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名师讲述:
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引用多位名师的教育案例,从几个方面对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进行讲解分析。 对我们教师有着很好的警醒作用。 概括如下:
首先,用脑思考教育,提高自己的教育深度、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手段,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用心去理解学生,给予学生平等与真诚,不带有伤害的教育手段,必定会让学生接受;第三,用情去呵护学生,用自己的真情对待学生,学生也会用真情来回应。 书中的理论知识简明扼要,案例分析典型,针对性强,让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借以提高。
有人说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
想想我们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或违反纪律,习惯性地对他们大声呵斥和责骂,心中总带着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的心态去处理。
一吼二批三罚是我们处理问题常用的做法。 但这种做法,只会招来学生的反感和叛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