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计算
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计算
1.氧气的摩尔质量是
(A)32g (B)16g (C)32g/mol (D)16g/mol 2.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Cl2 B. HCl C.Br2 D. HBr
3.光纤通讯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光纤通讯容量大,一对光纤上可同时传送3万门电话。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 (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
23
(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个氧原子 (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 4.下列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目相等的是
(A)2gO2和3gO3 (B)2gO3和3gO2 (C)5gCO和5gN2 (D)1gH2和2gO2
12
5.设一个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R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a/b (B)12b/a (C)aNA g/mol (D)bNA g/mol 6.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①0.5mol氨气;②4g氦气;③4℃时9mL水;④0.2molH3PO4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
7.某盐的溶液中含有Na+、Mg2+、Cl 、SO42 四种离子,若Na+为 0.2 mol, Mg2+为0.4 mol,
--
Cl 为0.4 mol, 则SO42物质的量为
A. 0.1 mol B. 0.3mol C. 0.5mol D. 0.15mol 8.Na、Mg、Al分别与盐酸反应:
(1)若盐酸足量,等物质的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盐酸足量,等质量的Na、Mg、Al产生H2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溶液增重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盐酸等质量且足量,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则Na、Mg、Al的质量之比为____。 (4)若盐酸浓度相等,体积相等,投入的Na、Mg、Al质量相等,反应后有一种金属剩余,该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 9.氟化氙水解反应及产物如下:
(1)XeF2水解生成的气体单质中含1/3的氧气。
写出化学方程式: 。 (2)XeF4水解释放出的气体中Xe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另有XeO3和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245 g XeF6(245 g/mol)水解产物只有两种,用 0.00600mol FeSO4还原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将22.4L氯化氢溶于足量水中,溶液中含有的HCl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6g14CH4所含中子数目为8NA
C.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mol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D.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11.在amL浓度为c 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pH=1的盐酸时,恰好使溶液中Ag+完全沉淀,此时得到pH=2的溶液100mL(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c的值是
A.0.0020 B.0.011 C.0.11 D.0.22 12.将Mg—Cu合金11.2g完全溶解于硝酸中,反应产生的X气体,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21.4g沉淀,根据题意推断X气体的成份可能是 A.0.3molNO B.0.2molNO2和0.1molN2O4
C.0.1molNO、0.2molNO2和0.05molN2O4 D.0.1molNO、0.1molNO2和0.2molN2O4 13.将18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200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剩余9.6g金属;继续加入200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若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1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C.第一次剩余9.6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200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NO 14.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CuSO4溶液中,通直流电电解,当有1×10-3mol的OH-放电时,溶液
显浅蓝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极上析出3.6mLO2(标准状况) B.阴极上析出32mgCu
C.阴极上析出11.2mLH2(标准状况) D.阳极和阴极质量都无变化
15.氮有多种氧化物,其中有一种无色气体,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红棕色,在一定条件下,2L的该无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 16.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 (1)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 === 6CaSiO3+P4O10 10C+P4O10 === P4+10CO每生成1molP4时,就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 (2)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2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
C6H8O6+I2 === C6H6O6+2H++2I- 2S2O32-+I2 === S4O62-+2I-,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mol/LI2溶液V1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mol/LNa2S2O3溶液V2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量是 mol。
(3)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钠(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3-+5SO32-+2H+ === I2+5SO42++H2,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0.01mol/L KIO3,0.01mol/L 酸性溶液(含淀Na2SO3溶液的粉)的体积/mL 体积/mL 5 5 V1 5 H2O的体积/mL 35 40 实验温度/℃ 25 25 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 5 5 V2 0 该实验的目的是 ,表中V2= mL。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