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3 12:27:09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常温层:外热层的最下限,温度常年不变,等于当地年平均温度。

2.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

3.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外部能量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又称为地球表生作用。

4.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碎裂的地质作用。

5.剥蚀作用: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介质(水、冰川、风)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进行破坏和改造的地质作用。

6.搬运作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作用过程。

7.沉积作用: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8.风化壳: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一层薄的残积物外壳,它不连续地覆盖于基岩之上,这层风化外壳称为风化壳。

9.牛轭湖:当洪水来临时,某些河曲彼此比较接近的地方洪水便冲出河槽,截弯取直,被遗留下的一段弯曲河床与原来河流隔离形成的湖泊。 二、填空题:

1.地温深度│地热增温级 2.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 3.莫霍面│17km 4.大陆地壳│大洋地壳 5地壳|地核|古登堡不连续面 6.外核│过程层│内核 7.地壳│地幔│地核

8.地球的密度及压力|地球内部的温度|地球的重力|地球的磁性|地球的弹性及塑性 9.外热层|常温层|内热层 10.重力负异常|重力正异常

11.地壳|地幔|地核|大陆地壳|大洋地壳 1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13.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外逸层 14.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

15.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 三、选择题:

1.B 2.A 3.C 4.B 5.D 6.C 7.A 8.A 9.B 10.D 11.B 12.A 13.C 14.C 15.C 16.D 17.A 18.D 19.C 20.C

21.A 22.B 23.A 四、判断题: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4.错误 5.正确 6.错误 7.正确 8.错误 9.错误 五、叙述题:

1.简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方案和主要依据?

答案: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主要依靠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利用地球物理资料来推断地球内部物质成分、物理状态和性质。天然地震波传播的方向与速度资料表明地球内部物质具有显著的纵、横向的非均匀性质。尤其是纵向上,在几个深度上波速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地球内部物质的同心圈层结构。根据地球内部存在的莫霍与古登堡两个不连续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大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在根据次级界面,把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分为外核、过渡带和内核。 2.洋壳与陆壳的基本差别是什么?

答案:(1)洋壳主要由玄武岩质及超镁铁岩石组成,而陆壳则以巨厚花岗岩质层为特点。对洋壳和陆壳岩石标本的化学分析表明,陆壳比洋壳多Si,K,少Fe,Mg和Ca。地球化学特性上,洋壳比陆壳低硅、碱,高铁、镁。

(2)标准洋壳总厚度仅7km左右,而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约35km,两者相差5倍之多。陆壳不但上覆较厚(15~20km)的花岗岩质层,而且玄武岩质层也比洋壳厚得多。 (3)洋壳岩石比陆壳年轻。陆壳上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可达35×108~40×108a;而洋壳岩石一般都小于1.6×108a,最古老的洋壳也很少超过2×108a。

(4)从火山岩成分来看,陆壳和洋壳也有很大差别。近大陆侧以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等中酸性火山岩为主,而大洋侧则以玄武岩和橄榄玄武岩等基性玄武岩为主,两者在物质成分和火山作用过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

(5)在构造活动上,陆壳的褶皱和断裂构造都很发育,大部分山脉是由褶皱或变质的沉积岩及花岗岩质岩浆岩组成,而洋壳构造除大洋边缘沟一弧体系外,广阔洋底以断裂构造为主,特别是沿中脊轴分布的中央裂谷带以及与之垂直的横向大断裂,是地球表面规模最大的两大断裂系统。

3.简述重力异常的概念及其地质意义?

答案:重力异常就是校正后的实际观测值与该测站的正常重力值(标准值)的差异。实测值大于正常重力值是正异常,反之为负异常。引起重力异常一般和地下物质的密度大小有关。存在一些密度较大物质的地区,如铁、铜、铅等金属矿区,常表现为正异常;而存在一些密度较小物质的地区,如石油、煤、天然气、盐类以及地下水等,常表现为

负异常。重力勘探就是利用这个原理,通过寻找地壳中局部重力异常区的办法,来了解地球内部的大结构和勘探矿产。

4.以“河流地质作用”为例,论述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过程?

答案:外力地质作用是由于外部能量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地表形态和内部构造发生改变的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地面流水、地下水、冰川、海洋湖泊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从风破坏开始,风化作用拉开外力地质作用的序幕。外力作用过程“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垂直侵蚀和侧方侵蚀,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具体为悬浮、滚动和跳跃三种方式,在流速降低地环境下发生沉积。 5.简述风化壳的概念、生成及其垂直分带。

答案:岩石在长期的风化过程中,一些不稳定的矿物遭到分解,其中可溶性部分被水流失,难溶部分残留在原地,这些残留在原地的物质叫残积物。由于残积物未经过搬运,残积物中碎屑棱角明显,大小不一,也无层理。由地表面向下粒度逐渐变粗而过渡为基岩。残积物常分布在分水岭上或缓坡上,残积物顶部常因生物的活动被改造成土壤。由于残积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且构成一个不连续的薄壳,叫做风化壳。风化壳的风化程度是从地表向地下深处逐渐减弱,因此风化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根据产物特征,一般把风化壳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从上到下:第一层是土壤层(风化壳表层),表层处在氧化环境,特别在湿热地区酸性条件下,矿物风化彻底,生成各种粘土矿物。铁在此层呈高价氧化铁;第二层为残积物,一般由岩屑、粘土组成,风化不彻底,含有少量有机质;第三层为半风化层,遭受风化作用微弱,主要是未经化学风化的岩屑组成;第四层为底层,由基岩组成。 6.试述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答案:(1)一般说来,在岩浆岩中,最早结晶的矿物在地表条件下最先分解,最后结晶的矿物,如石英,抗风化的能力最强。含铁镁矿物多的超基性岩比含硅铝矿物多的酸性岩易于风化。

(2)单矿岩因具有各向同性,不易物理风化。而复矿岩因所含矿物颜色、成分、内部晶架各不一样,其导热率、体胀系数也不一样,因此在温度和水溶液的作用下,易遭受破坏。

(3)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大小,等粒不等粒,胶结物的性质和胶结程度,也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细粒、等粒,胶结好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疏松的岩石有利于水溶液渗透和生物的活动,因而抵抗风化的能力弱。

(4)在层理或节理发育的岩石中,由于水溶液沿层面和节理进行化学风化,特别在层理与节理的交叉处,岩石块的棱角风化快,且逐渐圆滑化,结果岩块表面呈浑圆形。

(5)当抗风化能力强弱不同的岩石组合在一起时,抗风化弱的岩石组成负地形,抗风化强的岩石组成正地形。

(6)在温湿地区,雨量丰富,植被发育,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强烈。在干寒地区,降水少,植被差,则盛行物理风化。

(7)地形的坡度也影响风化作用的速度和方式,陡坡处地下水面深,植物少,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基岩裸露又促使物理风化的持续进行;在缓坡或平凹区,地下水面浅,植被发育,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表现强烈。 六、计算题: 1.

2.

M

矿物及岩石习题与答案

习 题

一、名词解释:

矿物 解理 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二、填空题:

1.矿物的晶体形成过程中常呈现三种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矿物的颜色根据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矿物透光能力大小可将矿物的透明度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级。 4.矿物光泽按其强弱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根据矿物承受外力作用情况,将解理分为____ 、____ 、____、____ 和__ 五级。 6.根据岩石的成因可将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大类型。

7.在地表以下的不同深度形成的岩浆岩称为__________ ;在地表以上形成的岩浆岩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8.根据岩浆岩中 SiO2 的含量不同可将岩浆岩分为____ 、____、____和____四大类型。 9.根据岩石的主要物质成分和结构,将沉积岩分为____ 、______ 、______ 三大类型。

搜索更多关于: 石油地质基础习题与答案(新疆)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常温层:外热层的最下限,温度常年不变,等于当地年平均温度。 2.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过程。 3.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外部能量产生的,它主要发生在地表或地表附近,使地表形态和地壳岩石组成发生变化,又称为地球表生作用。 4.风化作用:在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碎裂的地质作用。 5.剥蚀作用: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介质(水、冰川、风)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进行破坏和改造的地质作用。 6.搬运作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地质营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作用过程。 7.沉积作用:各种被外营力搬运的物质因营力动能减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