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二、学习《游山西村》 2. 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3组织学生,指导教学。 1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陆游的资料,教师补充。 2根据注释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同方法学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熟读成诵。
6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的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一种思路是从课题入手,直奔重点段落,研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
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墙的,然后再学习其他段落,弄明白爬山虎“叶尖一顺儿朝下”与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关系;另一种思路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逐一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相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一是细心观察;二是连续观察,教师要让学生找出体现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课后可以布置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如,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或是做个小实验,连续观察实验中的变化。在开展活动之前,要认真读读“阅读链接”的内容,使学生体会到观察特别是连续观察是一种好习惯,并能有意识地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也能留心观察、写观察日记。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第一课时 教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思路,效内容 一 出示实1认识这种植物吗?1学生自由发果,反思 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言,教师引导观察。 2、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读书物,引入: 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 二 认读生字,熟读课文。 三、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情况。. 2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1朗读课文,可小组互读,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