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4级大专《解剖学》测验一
63.围成三边孔( A ) 64.围成四边孔( B )
65.在肩关节上方形成喙肩弓 E 66~68选项
A.迷走神经 B.三叉神经 C.舌咽神经 D.面神经 E.舌下神经 66.管理下颌下腺分泌的是(D ) 67.拥有最多支配区的脑神经是(A ) 68.内耳道病变可能累及的神经是( D ) 69~70选项
A.腹股沟韧带 B.腹股沟镰 C.腹股沟管深环 D.腹股沟管后壁 E.腱划 69.腹外斜肌形成的结构是(A )
70.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结构是( B ) 二、多项选择题
71.脊髓白质各索内的上行纤维束有(ADE )。 A.薄束.楔束 B.皮质脊髓侧束 C.皮质脊髓前束 D.脊髓丘脑侧束 E.脊髓丘脑前束 72.股神经支配( AB )。
A.股四头肌 B.缝匠肌 C.股二头肌 D.半腱肌 E.半膜肌 73.脑干腹侧面的结构包括( CE )。
A.大脑脚B.上丘.下丘 C.锥体 D.菱形窝 E.锥体交叉 74.躯体运动中枢位于( DE )。
A.中央后回 B.中央旁小叶后部 C.颞横回 D.中央前回 E.中央旁小叶前部
75.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神经元位于( ABE )。 A.脊神经节 B.延髓 C.脑桥 D.中脑 E.背侧丘脑 76.关于脊髓的外形描述正确的是()。
A.前后略扁粗细不均的圆柱形 B.有颈膨大和腰膨大
C.前外侧沟穿出脊神经前支 D.脊神经后支连于后外侧沟 E.脊髓下端变细称脊髓圆锥 77.与脑桥相连的脑神经是( BCD )。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面神经D.展神经E.迷走神经 78.背侧丘脑()。
A.为卵圆形的灰质团块 B.外侧面临近内囊 C.内部被内髓板分成3个核群 D.腹后核分为腹后内侧核和腹后外侧核 E.全身浅.深感觉的皮质下中枢 79.硬膜外隙(AE )。
A.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 B.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C.位于蛛网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 D.内含脑脊液 E.内含脊神经根
80.股神经支配(AB )
A.股四头肌 B.缝匠肌 C.股二头肌 D.半腱肌 E.半膜肌 三.判断题
答题说明: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涂黑。错判和未判均不得分。
8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A
82.脊髓上端在枕骨大孔处连于脑干。B延髓 83.灰质内的主要结构是神经胶质和树突。B 84.脑干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构成。A
85.小脑扁桃体在颅内压升高时,有可能挤压其前面的延髓。A 86.上腹部的浅筋膜分两层。B
87.肱骨中段骨折时可伤及正中神经,致“垂腕症”。 B 88.脑神经有12对,其中由中脑发出的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A
89.小脑位于颅后窝脑干的腹侧,与脑干之间的腔隙称第四脑室B 90.脑分为端脑、间脑、脑桥、脑干四部分。B
91.坐骨神经在臀部的体表投影相当于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B 92.脑干上接端脑。B
93.硬脑膜窦内含静脉血,窦壁有平滑肌。B 94.外侧膝状体与听觉有关。B
95.脊神经共31对,每条脊神经都由前根和后根组成,前根是感觉性,后根是运动性。B 96.第三脑室是位于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的矢状裂隙。 B 97.感觉脑神经包括嗅神经和视神经。B
98.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其结构和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A 99.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都是混合性神经。B 100.前锯肌由胸背神经支配B 四.填空题
1.小脑位于颅底的颅后窝内,在 脑桥 和 延髓 的背侧。
2.交感神经的低级的中枢位于脊髓第 1 胸节至第 3 腰节的灰质侧角内。 3.中脑背面有上下两对隆起,上方的称 上丘 ,是 视觉 反射中枢。 4.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的是 面神经核下部 和 舌下神经 核。 5.脑的血液供应来自 颈内动脉 和 椎动脉 。 6.管理唾液腺分泌的是 面 神经和 舌咽 神经。 7.胸神经的前支共 12 对,第12对称 肋下神经 。 8.锥体束包括 皮质核束 和 皮质脊髓束 。
9.脑干自上而下依次是 中脑 、 脑桥 和 延髓 。 10.运动传导通路包括锥体系和锥外体系。 五.名词解释题
1.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的胞体集聚而成的团块,称神经核。 2.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细胞体连同其树突集中的部位,色泽灰暗,称为灰质。 3.皮质:位于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特称皮质。
4.纹状体:豆状核和尾状核的头之间有纹理状纤维相连,故把二者合称纹状体,根据发生的早晚可分为新、旧纹状体,新纹状体指豆状核的壳和尾状核,旧纹状体指苍白球,纹状体属锥体外系的结构,与骨骼肌的活动有关。
5.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几乎呈环形围于大脑半球与间脑交界处的边缘,故合称边缘叶。
6.大脑动脉环:在大脑底面,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的周围,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互相吻合,形成大脑动脉环。又称Willis环。
7.血脑屏障: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脑组织之间,具有一层有选择性通透
作用的结构,称血-脑屏障。
8.内脏运动神经: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和腺体的分泌活动,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
9.交感干:由每侧的交感干神经节借节间支相互连接而成。
10.头皮: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紧密愈着,不易分割,临床上将此三层合称“头皮”。头皮撕脱伤时,常常是三层一并撕脱。 五.简答题
1.供给内囊的血管是什么动脉的分支?一旦破裂出血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为什么? (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中央支 (导致严重的脑溢血
2.脑脊液产生及循环途径如何?
产生:由各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充满于脑室和蛛网膜下隙 室间孔中脑水管
各脑室脉络丛---------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第四脑室外侧孔蛛网膜粒 ------------------------------------蛛网膜下隙----------静脉 3.哪几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
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4.简述脑神经的分类。
根据含的纤维成分不同,可分为:感觉性、运动性、混合性 5.分布于舌的神经有哪些?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面神经鼓索——舌前2/3特殊感觉。舌咽神经——舌后1/3一般感觉和特殊感觉舌下神经——全部舌内肌和大部分舌外肌的运动 6.脊髓半横断损伤出现哪些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的同侧骨骼肌出现瘫痪 (损伤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
(损伤平面1-2节段以下对侧的痛、温觉出现障碍
7.阑尾手术中,依次须切开哪些层次,才能切除阑尾?
须切开的层次:皮肤→浅筋膜(Camper筋膜和 Scarpa筋膜)→腹外斜肌及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到达腹膜腔,可找到阑尾并切除。 穿经梨状肌下孔的结构有哪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