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后作业:三国鼎立的形成
参考答案 1.A
解析:因为曹操生前虽然权势滔天,但他始终没有篡汉。并且还为保全汉室,迎帝于许,讨伐称帝的袁术,统一了北方,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然而,在他死后,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是曹丕让曹操坐实了篡汉的罪名,使得人们相当然的认为曹操是为曹丕篡汉奠定了基础,所以曹操才被认为是汉贼。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自立皇帝为魏文帝并拜曹操为魏武帝。这样不就先有了儿皇帝后有父皇了,这就是“儿子产生老子”的意思。故本题选A。
2.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的关键战役。漠北之战是汉武帝时期的战争;大泽乡起义是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康熙年间与沙俄的战争;这三个都不是三国奠定的战役,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不休,目的都是相互争夺、巩固并扩大自己的势力,是非正义的割据混战,所以⑤不正确。而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因此④叙述有误。故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赤壁之战,故选A。
5.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史实。222年,孙权称王,国号为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都发生在三国鼎立之前,②④是在三国鼎立时期,故选D。
6.A
解析:根据所学,对三国鼎立时期不是军阀混战时期,虽分裂但是也有各地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分裂中蕴含着统一的因素,所以A项最符合题意。
7.B
解析:这幅图是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是:刘备请诸葛亮帮助自己打仗,刘备的诚意打动了诸葛亮,所以诸葛亮同意当刘备的军师,之后打的这场仗就是赤壁之战,故选
5
B
8.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三国鼎立的相关史实。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以答案选C
9.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为魏。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为蜀。222年,孙权称王,后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正确的选选项是A。
点评:本题考查对三国政权的再现能力。三国鼎立的形成既是课本的重点,也是难点。还应重点掌握三国的经济和灭亡的时间和先后顺序。
10.
(1)管仲,“尊王攘夷”,葵丘
(2)燕赵魏韩楚, 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赤壁之战;官渡之战 (4)D
(5)A 蜀 ;B吴 ;C魏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齐桓公称霸的原因及其标志。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逐渐强盛;“尊王攘夷”,让齐桓公占尽先机。葵丘确立了霸主地位。
(2)战国七雄中的齐秦都在地图上,所以剩下的5个燕赵魏韩楚按地理位置排好。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是使用围魏救赵策略的桂陵之战、用减灶计的马陵之战、和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3)赤壁之战后,曹操逃回北方,不敢南下;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占领荆州益州,夺取汉中;公元200年,曹操打败袁绍的是官渡之战
(4)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魏建于曹操死后,所以不合史实。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是东晋的,曹操也不可能看到。
(5)三国鼎立的局面指:蜀:荆州益州,夺取汉中;B吴:江东 ;C魏:黄河流域。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属于基础知识题。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
6
上战乱频繁的时期,战争带来灾难的同时,加强了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利于维护局势的安定,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11.(1)魏 220年 曹丕;蜀 221年 刘备; 吴 222年 孙权
(2)(其他内容酌情给分)三顾茅庐、刮目相看、草船借箭、乐不思蜀、单刀赴会 (3)诸葛亮字孔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常拿一把羽扇,有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制订了进攻策略,此人极为聪明,三国演义中有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等事迹,聪明程度使周瑜极为嫉妒
解析:(1)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问,简单根据自己所学回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3)问,先写出人物,然后陈述喜欢的原因,注意要概括简明。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式较新颖,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培养 了学生的开创性思维,同时也是材料题中较简单的类型,关键是基础知识的掌握。
12.(1)魏国、 蜀国、吴国 (2)曹丕、刘备、孙权 (3)赤壁之战 (4)台湾
解析:(1)图中A、B、C为三国中的魏国、 蜀国、吴国。 (2)其中A、B、C三国的建立者分别是曹丕、刘备、孙权。 (3)其中发生在E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F在三国时期被称为夷州,它就是现今的台湾。
点评:关于赤壁之战,学生还要知道,时间是208年,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是古代史上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以汉为国号,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