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学期末试卷1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A 一、判断题(20分)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8.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9.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10.在综合指数中,要求其同度量因素必须是同一时期。( ) 二、单项选择题(30分)
1.平均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某一数量标志的( ) A.基本水平 B.绝对水平 C.相对水平 D.一般水平
2.计算水平指标时,要求组成总体的各单位必须具有( ) A.大量性 B.同质性 C.变异性 D.数量性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A.只受各组变量值大小的影响 B.只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 C.同时受各组变量值的大小和次数多少的影响( ) D.与各组变量值及次数均武官 4.调和平均数( )
A.是标志值的算术平均数 B.是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C、不存在权数
D.其指标内容与算术平均数一致,也是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之比 5.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中,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 A.各组变量值的大小 B.次数总数的大小 C.各组次数所占比重的大小 D.变量值整体水平的高低
6.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7.平均差与标准差计算公式中的平均数是(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8.标准差与平均差的根本区别是( )
A.意义不同 B.作用不同 C.数学处理方法不同 D.计算结果不同 9.在标志变异指标中能相对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标志变异程度的指标是( )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10.已知某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的算术平均数为260,标准差系数为0.05,则标准差为( )
A.134 B.13 C.169 D.15
11.“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1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13.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的阶段有(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预测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统计分析 D.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14.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 D.大量观察发,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15.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某一台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6.变量是( )
A.可变的数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17.构成统计整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 .填报单位 18.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19.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0.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1.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qp?22.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qp1110)表示 (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23.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q?q10p0p0中,q表示 (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24.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5.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 )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都不对 26.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27.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28.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29.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30.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
A.都是大于100%算超额完成计划 B.都是小于100%算超额完成计划 C.是大于100%还是小于100%算超额完成计划应根据现象的性质而定 三、多项选择题(10分)
1.下面哪些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的指数( )
A.可变构成指数 B.固定构成指数 C.算术平均指数 D.调和平均指数 D.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2.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A.同度量作用 B.比较作用 C.权数作用 D.稳定作用 E.平衡作用 3.从指数基本原理来看,总指数的形式有(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 D.加权指数 E.个体指数
4.用于现象发展水平分析的指标有( )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平均增长量 D.平均增长速度 E.平均发展速度
5.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有( )
A.试点数列 B.时期数列 C.相对数动态数列 D.平均数动态数列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有什么区别?
2.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五、计算题(20分)
1.某地区2001年末人口总数为60万人,商业网点有2400个,医生数为1200个,根据资料计算:
(1) 用商业网点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正指标; (2) 用医生人数计算强度相对指标的逆指标。
2.某工业局所属三个企业,其产品利润资料如下表所示: 上 半 年 下 半 年 企 业 计划利润(万完成计划实际利润(万完成计划元) 的% 元) 的% 甲 乙 丙 50 400 100 102 105 103 61.8 461.25 124.8 103 102.5 104 求:
(1) 计算全局上半年、下半年利润计划完成程度。 (2) 计算全局一年的利润计划完成程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