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曹丕继位之谜
都很恐惧。后来曹睿回到洛阳,卞氏惊喜,欲推始言者,帝言:“天下皆言,将何所推?”这场闹剧肯定不是曹植导演的,但至少说明,到了曹睿时期还有人希望曹植当皇帝,很可能人们知道曹操曾立过曹植。
曹丕继位,曹彰被杀,曹植受罪,这些都是曹操的家事。但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得知:在封建专制时代,选拔接班人、继位者基本上是以宗法制度和皇帝意志为标准的,这就造成了:
1.不论贤愚,符合血统即可继位。曹丕继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立嫡以长”的传统,而非才能。
2.曹植多才多艺,为人坦荡真实,颇有浪漫气质,他对继位当王,并不在意。他的名士派作风也不适宜当王,因为只有激情和理想,并非能成为政治家。
3.曹彰英勇无比,有“匹夫之勇”,更不宜搞政治。
4.曹丕继位、称帝成功,与他用计、用谋,善于表演有关系,他对亲兄弟下狠手,暴露了其性格残忍,人格丑陋的一面。
陈寿写《三国志》时离曹丕时代不远,应对曹丕比较了解。他评论曹丕时,只肯定曹丕的文学才能,对政治才能却一字未提:“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实际是在批评曹丕心胸狭窄,不公平待人。
三曹虽然都是著名的文学家,为中国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人格却大为不同。曹操老道又成熟;曹植热情却不幸;而曹丕利欲熏心,残害亲人,令人生厌!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