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深圳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高一物理
命题人:李文清 审题人:叶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6分,选错的得0分。
1.近年来,深圳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有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那么“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2.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A.
3.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0从地面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当它抛到离地面h高处时,它的动能恰好为重力势能的3倍(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面),则这个高度为h为:
2v0A.
4g2223v03v0v0B. C. D.
4g8g8gF2?G F1B.
GF2 C. F1F1D.
F1?G F2
4.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米,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A.1×108m B.4×108m C.7×108m D.9×108m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以上的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5.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等于Lsinθ C.θ 越大,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 D.θ 越大,小球运动的周期越小
6.如图所示,O点前方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与A在同一高度,且OA垂直挡板。某同学从O点以水平初速度v1、v2、v3分别抛出小球,小球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C、D,且AB:BC:CD?1:3:5。运动到B、C、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t1:t2:t3?1:2:3 B.t1:t2:t3?1:2:3 C.v1:v2:v3?6:3:2 D.v1:v2:v3?9:4:1
7.如图所示,细线上吊着小球,用水平恒力F将它从竖直位置A拉到位置B,小球在B点受到的沿圆弧切线方向的合力恰好为零,此时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 A.恒力F做的功大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量 B.小球将静止在B点 C.细线对小球做的功为零
D.若在B点将力F撤去,小球来回摆动的角度将大于θ
8.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与原来静止的三个不同小球a、b、c相碰(A与a,B与b,C与c),碰撞后,A球被反向弹回,B球与b球粘在一起仍沿原来反向运动,C球恰好碰撞后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A球碰撞的a球获得动量最大 C.C球对被碰球冲量最大
9.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车厢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此时质量为m的木块正以水平速度v从左边进入车厢板向右运动,车厢底板粗糙,m与右壁B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又被弹回,最后又恰好停在车厢左端点A,则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B.B球损失动能最多 D.C球克服阻力做功最多
12
mv 2
Mv2B.车厢底板的动摩擦因数为
4(m?M)gLC.M的最终速度为
mv
m?MD.m、M最终速度为零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46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两部分。第10题~第11题为实验题,第12题~第13题为计算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0.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备有器材:A.长木板;B.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纸带;C.细绳、小车、砝码;D.装有细砂的小桶;E.薄木板;F.毫米刻度尺;还缺少的一件器材是 。
②实验得到如图(a)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B、C间距s2和D、E间距s4已量出,利用这两段间距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
· · · ··
· ·· ·
·
③同学甲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b)所示a—为 kg;(g取10m/s2)
④同学乙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图(c),从图线可知乙同学操作过程中可能 。
11-I.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a)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E.弹簧原长L0
(b)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k,得Ek=________。
(c)图(b)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x图线的斜率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b) 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k的表达式可知,Ep与△x的 ________次方成正比。
1图线,从图线可得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m处落性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 D.弹簧的压缩量△x
11-II.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两实验小组同学分别采用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装置,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1)在甲图中,下落物体应选择密度______(选填“大”或“小”)的重物;在乙图中,两个重物的质量关系是m1______m2(选填“>”、“=”或“<”). (2)采用图乙中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交流电源、天平和______。 (3)比较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______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为传送带装置的示意图。紧绷的皮带A、B始终保持v=1m/s的速度水平移动。一质量m=0.5kg的物体在离A很近处静止释放,若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距L=2.5m。试求:(g取10m/s2)
(1)物体从A运动到B处所经历的时间;
(2)物体从A运动到B处物体与皮带所产生的热量。
13.甲、乙两个小孩各乘一辆冰车在水平冰面上游戏。甲和他的冰车的质量共为M=30kg,乙和他的冰车的质量也是30kg。游戏时,甲推着一个质量为m=15kg的箱子,和他一起以大小为v0=2.0m/s的速度滑行,乙以同样大小的速度迎面滑来。为了避免相撞,甲突然将箱子沿冰面推给乙,箱子滑到乙处时乙迅速把它抓住。若不计冰面的摩擦力,求: (1)甲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相对于地面)将箱子推出,才能避免与乙相撞;
(2)甲以最小速度推出箱子时所做的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