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1)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1)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0:21:50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结课论文

标题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角度

作者姓名 毕四通 学号 1007050135 联系方式 461863385@qq.com 导师 吴静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角度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毕四通 1007050135)

摘要:人道主义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人道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人如何在历史发展中通过消除异化而实现自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运用人道主义工具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同时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揭露为异化。为了消除这种异化,马克思提出要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对于当前的中国来讲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异化 人道主义 共产主义

一、马克思的异化思想

异化和私有财产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核心概念。异化并不是马克思首先创造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中曾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在以自己的理解复述费尔巴哈思想时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自己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①

(一)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人自身所包含的力量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这其中包括人的劳动能力,思维能力,还有人的潜力。这些有限的资源只能用于有限的活动中去,那么某个活动占用的资源过多,势必会减少其他活动所占有的资源。马克思在《手稿》中说的“劳动”表示雇佣劳动,也就是工人为资本家做出的劳动。而劳动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无话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②工人在这些劳动中付出的资源越多,他剩余的资源也就越少,能够用于其他活动的资源也随之减少。由于这些减少,工人能够丰富自己内部世界的能力就降低,能够用于提升自己价值的能力也降低,从而使工人的自主性更加的丧失,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工人没有其他的生存手段,但是

①②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43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43

由于工人的劳动为资本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资本家手中的生产资料不断增多,对工人的统治力也就越强,工人所出卖的劳动力的价值就不断降低,导致工人只能更加多的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榨取自己的潜力。这成为了一种恶性循环,工人越是努力工作,他创造出的价值越多,他的地位也越低,他就越受资本家的统治,更确切的来讲,是受他自己创造的资本的统治。这就体现了工人与他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二)人与生产关系相异化

工人不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还与其自身相异化,也就是自我异化。这种异化体现在劳动的外化中。劳动的外化表现在“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在劳动中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这种劳动不是满足一种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①工人的这种劳动并不是自己想要去做的,劳动本身并不是一种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其他的需要而必须去做的,比如吃、喝、生存等等一些肉体的强制和其他的一些外在的强制。一旦这些强制不复存在,工人就会迅速的逃离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

这里的讨论还是要建立在工业的雇佣劳动中。工人所做的劳动并不是自己意愿

的,那么反过来讲,工人其实是极其不愿意去进行这些劳动的。工人的活动不再是他自己的活动,在这些生产中,工人的创造力并没有被进一步激发出来,反而是受动的活动、无力和去势,于是工人便与生产关系相异化。 (三)人与类本质相异化

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种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吧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③“类”就是人的概念,真正人的生活的概念。真正的人的生活以由于和善良的关系,即爱为前提,这些都是类的自我感觉或关于个人属

①②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43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2-43 ③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44

于人群这种能动意识。我们可以理解为,类就是人作为人所应该是的样子。那么这样一种类本质曾经出现过吗?也就是说,人曾经成为过他应该是的样子吗?我认为这个答案是否定的。人之所以会有各种不满,对于现实状况的不满等等,以及认为自己还能过得更好,生活还有进步的空间,说明人所期望的生活总是高于现实的生活,而人期望的生活是会相对变化的,但是无论怎样变化,这种期望的生活还始终与类生活存在差距。所以人无法达到期望中的生活,更不要说达到类生活或者类本质了的要求了。而异化劳动,是他自己的活动机能,是他的生命活动同仁相异化,也就是类同人相异化;对人类说,他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①

(四)人同人相异化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②因为人与自身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与其自身劳动关系相异化,他的劳动不属于他自己,他的劳动成果也属于他人,那就必然与他人产生异化。也就是说,工人与他劳动的实际占有者相异化。

至此,我们看到马克思共提出异化的四种表现形式。《手稿》中的思想还不是特别成熟。唐正东指出: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的实践概念的问题并不在于它只是停留在人已经实现自己的类本质的前提下的自我运动的理论层面,而在于它在面对人的现实实践发展过程时,不能准确地概括这种现实实践过程。如果套用《1844年手稿》中的话语,那么,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的私有制社会阶段,任何对象化劳动都是“渗透”在异化的劳动关系之中的,要想理解人通过劳动而获得发展的过程,就必须要研究异化的劳动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建立在这种内在矛盾基础上的自身发展过程。③马克思所讲的异化理论性很强,如果要简单的理解异化,王若水曾经这样打比方:一个母亲生了个儿子,她很心疼,很爱,辛辛苦苦把他培养大,教育大。可是这个儿子慢慢长大后,成了一个逆子,不仅不受母亲管,倒过来管他的母亲,欺侮或者虐待母亲。儿子不认他的妈,把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3-44 唐正东.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原著选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 ③

唐正东.从斯密到马克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277

②①

搜索更多关于: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1)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结课论文 标题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角度 作者姓名 毕四通 学号 1007050135 联系方式 461863385@qq.com 导师 吴静 承认异化与提倡人道主义的必要性 ——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角度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毕四通 1007050135) 摘要:人道主义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提出的核心概念。人道主义哲学是一种关于人如何在历史发展中通过消除异化而实现自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运用人道主义工具批判了国民经济学,同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