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计学模拟试卷(二)
统计学基础模拟试卷(二)
一、 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指标和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2.代表性误差( )
A.只有非全面调查中才有 B.只有全面调查中才有
C.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有 D.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都没有 3.统计指数按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 )。
A.质量指标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 C.综合指数 D.总指数 4.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5.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6.将不同地区、部门、单位之间同类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综合指标称为( ) A.动态相对指标 B.结构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比较相对指标
7.某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比较产量增长26%,单位成本下降32%,则生产费用支出总额为基期的( ) A.166.32% B.85.68% C.185% D.54%
8.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q?q1p11p0表示(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9.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
A.选取调查单位的方式不同 B.调查的目的不同 C.调查的单位不同 D.两种调查没有本质区别 1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在是否需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问题上( ) A.前者勿需确定,后者需要确定 B.前者需要确定,后者勿需确定 C.两者均需确定 D.两者都勿需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有( )
A.指标名称 B.计量单位 C.计算方法 D.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E.指标数值 2.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 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 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分析被研究现象总体诸标志之间的联系和依存关系 3.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是( )
A.平均工龄 B.生产工人平均日产量 C.人均粮食产量 D.平均年龄 E.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数 4.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
A.比例数 B.无名数 C.结构数 D.抽样数 E.复名数 5.在次数分配数列中( )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
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数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E.频率又称为次数
6.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工资 B.性别 C.年龄 D.工龄5年 E.身高 7.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A.人口总数 B.单位产品成本 C.职工人数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8.某地区2004年底人口数为10000万人,储蓄机构网点有4000个,则储蓄机构网点密度为( )。 A.2500个/人 B.2500人/万个 C.0.4个/万人 D.4个/万人 E.25000人/个 9.派氏的综合指数公式是( )
?qpqpA.?10011?qpqp B.?1000?pqpq C.?
1101
?pqpqD.?100?qpqp E.?101010.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历年旅客周转量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历年商品销售量 D.历年牲畜存栏数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 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10分)
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2.相对指标可以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共同比较的基础,从而判断事物之间的差 别程度。( ) 3.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4.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个增长速度直接来求得,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 5.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结构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的关系。 2.试列举六种相对指标。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某地甲乙两个农贸市场三种主要蔬菜价格及销售额资料如表:
价 格 品 种 (元/千克) 甲 乙 丙 0.30 0.32 0.36 甲市场 75.0 40.0 45.0 37.5 80.0 45.0 乙市场 销售额/万元
试计算比较该地区哪个农贸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并说明原因。 2.有三个企业计划完成情况及一等品率资料如下:
企业 甲 乙 丙 合 计 计划产量(件) 500 340 250 1090 完成计划% 103 101 98 实际一等品率% 96 98 95 求:(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计划百分比
(2)平均一等品率
3.某商店1990年各月末商品库存额资料如下:
月 份 库存额 1 60 2 55 3 48 4 43 5 40 6 50 8 45 11 60 12
68
又知1月1日商品库存额为63万元。试计算上半年、下半年和全年的平均商品库存额。
4.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标准差300小时,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程度提高到9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DADAB 6—10 DBCAB 二、多选题
1.ABCDE 2.ACE 3.ABD 4.BE 5.CD 6.ACE 7.BD 8.CE 9.AC 10.BDE 三、判断题 1—5 ×√×√× 四、简单题
1.(1)比例相对指标有反映总体结构的作用,与结构相对指标有密切联系,所不同的是二者对比方法不同,说明问题的点不同,比例相对指标反映的比例关系是一种结构性比例,一般侧重有一个经验数据。
(2)强度相对指标也反映一种比例关系,相对比例指标而言,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依存性比例而非结构性比例,不存在经验数据。 2.略 五、计算题
1.甲市场平均价格=0.32 元/千克 乙市场平均价格=0.325 元/千克
经计算得知,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其原因是乙市场价格较高的蔬菜销售量比重大于甲市场,也可以说,乙市场蔬菜平均价格高的蔬菜销售额比重大于甲市场。 2.解:(1)产量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比
(500×103%﹢340 ×101%﹢250 ×98%)÷1090=101.23% (2)平均一等品率
(500×103%×98%+340×101%×96%+250×98%×95%)÷(500×103%﹢340×101%+250×98%)=96.4%
3.解:(1)该商店上半年商品库存额:
an63a150?a2?a3???an?1??60?55?48?43?40?2?22?50.417(万元)a1?2n?17?1(2)该商店下半年商品库存额:
a?a3a?ana1?a2?f1?2?f2???n?1?fn?1222a2?f1?f2?f3???fn?150?4545?6060?68?2??3??1222?2?3?195?157.5?64??52.75(万元)2?3?1(3)该商店全年商品库存额:
a?a1?a250.417?52.75??51.5835(万元)22
?300
t=
4.解:n=100 x?4500 ?(1)
?x??300?30100n =
t?x=2×30=60
△x =
该新式灯泡的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是:
x-△x≤X≤x+△x
4500-60≤X≤4500+6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