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六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三节、尚 贤
答案:B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认为,上古时期由于百姓之间相互残害,导致有余力的人不能帮助别人,进而造成天下混乱,民众犹如禽兽一般。
B.墨子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在于没有行政长官,故只要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作为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
C.文章认为,民众判断是非曲直要以上面的意见为准,而不能与下面相互勾结,这样就能做到上面所要惩罚的就是百姓所要非议的。
D.墨子认为,天下混乱是由于没有符合天意的好的首领,因此主张要选择“仁人”“贤者”来担任国家各级领导并有效治理国家。
解析:“只要选择有才能、品德好的人作为天子,天下即可达到清平大治的境界”错,属于主观臆断。
答案:B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以此为赏罚,甚明察以审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因此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正确而别人的意见错误,因而相互攻击。 (2)明白了天下大乱的原因,源自没有行政长官。
(3)上面根据这些来行使赏罚,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审慎可靠。 参考译文:
墨子说:古时人类刚刚诞生,还没有刑法政治的时候,人们用言语表达的意见,也因人而异。所以一人就有一种意见,两人就有两种意见,十人就有十种意见。人越多,他们不同的意见也就越多。因此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的意见正确而别人的意见错误,因而相互攻击。所以在家庭内父子兄弟常因意见不同而相互怨恨,使得家人离散而不能和睦相处;天下的百姓,都用水火毒药相互残害。以致有余力的人,不能帮助别人;有余财者宁愿让它腐烂,也不分给别人;有好的启发也自己隐藏起来,不肯教给别人。以致天下混乱,有如禽兽一般。
明白了天下大乱的原因,源自没有行政长官。所以(人们)就选择贤能的人,立他为天子。
立了天子之后,认为他的力量还不够,因而又选择天下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三公。天子、三公已立,又认为天下地域广大,他们对于远方异邦的人民以及是非利害的辨别,还不能一一了解,所以又把天下划为万国,然后设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已立,又认为他们的力量还不够,又在他们国内选择一些贤能的人,把他们立为行政长官。
行政长官已经设立之后,天子就向天下的百姓发布政令,说道:“你们听到善和不善,都要报告给上面。上面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上面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上面有过失,就应该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就应当广泛地推荐给国君。是非与上面一致,而不与下面勾结,这是上面所赞赏、下面所称誉的。假如听到善与不善,却不向上面报告;上面认为对的,也不认为对,上面认为错的,也不认为错;上面有过失不能规谏,下面有好人好事不能广泛地向上面推荐;与下面勾结而不与上面一致,这是上面所要惩罚的,也是百姓所要非议的。”上面根据这些来行使赏罚,就必然十分清楚明白、审慎可靠。
国君是这一国的仁人。国君发布政令于国中百姓,说听到善和不善,必须报告给天子。天子认为是对的,大家都必须认为对;天子认为是错的,大家都必须认为错。去掉你们不好的话,学习天子的好话;去掉你们不好的行为,学习天子的好行为。那么,还怎么能说天下会乱呢?我们考察天下治理得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天子能够统一天下的意见,所以天下就治理好了。
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与天子一致,而不知道与天一致,那么灾祸还不能彻底除去。现在假如天刮大风下久雨,频频而至,这就是上天对那些不与上天一致的百姓的惩罚。所以墨子说:“古时圣王制定刑法,确实用它来治理人民,就好比丝线有纪(丝头的总束)、网罟有纲一样,是用来收紧那些不与上面意见一致的老百姓的。”
三、语言表达
13.根据下面文段的中心话题,把游离于话题之外的一句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①《现代汉语词典》是为促进汉语规范化服务的。②1956年,国务院责成语言研究所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现代汉语词典。③《现代汉语词典》除全面正确贯彻以往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外,还注意吸收近年来制定、修订的规范标准的最新成果。④为此,词典编辑室始终与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⑤始终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高校,特别是语言学界、辞书学界专家的大力支持。⑥条目的注音的修订参照《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修订课题组的意见。⑦可以说,《现代汉语词典》的多次修订,体现了有关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落实了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方面的新规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⑤句。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现代汉语词典》的规范性。第⑤句是顺着第④句说下来的,也和第⑥句有一定关系,但内容是说修订工作得到帮助与支持,与词典的规范性并
没有关系。删去不影响文意表达。
14.三年时间,共享单车“收获”了交口称赞和如潮批评。支持和反对的理由,可以概括为下面两组词语。请你根据自己对共享单车的看法,以其中一组为关键词写一段话。要求:①表明自己的态度;②运用关键词;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50字。
支持的理由:低碳环保、快捷方便、价格亲民 批评的理由:乱停占道、手续繁难、天气制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支持。共享单车是大自然的好朋友,低碳环保,不产生废气;又是上班族的得力助手,地铁口、公交站,触手可及,快捷方便;还是社区生活的“邻家伙计”,价格亲民,几块钱就能骑半天。
(示例二)反对。共享单车已经是全民公敌,乱停乱放,占道碍事,泛滥成灾;而且是过街老鼠,圈钱有术,手续繁难,商誉难保;还有就是受天气制约严重,一遇刮风下雨,完全解决不了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