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20套名校中考真题】2013—2015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金属和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进行解答;
(3)根据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进行解答; (4)根据金属锌、铜、金的性质进行解答.
解答: 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冰箱里的异味;故填:吸附;
(2)铝制品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填: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3)Cl2与石灰乳(主要成分Ca(OH)2)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ClO)故填:2Cl2+2Ca(OH)2=CaCl2+Ca2+2H2O;2=CaCl2+Ca(ClO)2+2H2O;
(4)①金属铜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锌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锌,而金不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22CuO(或2n+O22nO);
2CuO(或2n+O2
2nO);故填:
②金属锌可以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和金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Cl=nCl2+H2↑;故填n+2HCl=nCl2+H2↑;
③金属铜比金活泼,所以金属铜可以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故填:Cu+2AgNO3=Cu(NO3)2+2Ag.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与在生活中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5.(2019?黄石)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铁钉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6.(2019?黄石)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丙>甲>乙
7.(2019?荆门)把A、B、C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A、B表面有气泡产生,C无
变化;把A加入B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析出B。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B ) A.B>A>C B.A>B>C C.C>B>A
D.A>C>B
8.(2019?荆门)待沸水液面平静后,取约三分之一试管的水,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取一小块金属钠小心放入试管中,可以观察到金属钠熔化,水重新沸腾起来,金属钠消失后水迅速变成均匀的红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B.红色均匀,说明溶液是均一的体系
C.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溶液显酸性 D.金属钠的熔点低于100℃
9.(2019?荆州)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
A. 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 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 C. 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 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据此结合钢铁制品的防锈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表面涂油,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
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航母舰体外壳,表面涂上防锈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
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能与氧气、水分接触,防锈效果最差. 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表面“烤蓝”,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锈蚀.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制品锈蚀的条件、防止锈蚀的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2019?十堰)右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试管中装有稀盐酸。向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温度计温度升高,该物质是( A )
A. 锌粒 B. 冰块 C. 铜块 D. 氯化钠 11.(2019?咸宁)如图,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 延展性 .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探究实验(金属片已打磨): ①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 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 ;
②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2AgNO3=Cu(NO3)2+2Ag .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 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考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1)根据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解答; (3)根据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以及铜片和硝酸银溶液生成银和硝酸铜进行解答.
解答: 解:(1)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金属的延展性;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和氧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①铁片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所以将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的现象是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
②铜片和硝酸银溶液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
2+2Ag.此探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故答案为:(1)延展性;
(2)4Al+3O2=2Al2O3;
(3)①有紫红色的物质生成;②Cu+2AgNO3=Cu(NO3)2+2Ag;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金属与合金的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2019?武汉)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A ) ① 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
② 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 ③ 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 ④ 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 ⑤ 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3.(2019?湖北)现有、Y、三种金属,将、Y分别放入稀硫酸溶液中,结果Y表面产生氢气,无变化,另取放入的盐溶液中,结果表面有析出,则、Y、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 A. >Y>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把、Y分别加入稀硫酸中,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Y在氢前;无变化,说明排在氢后.由另取放入的盐溶液中,结果表面有析出,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观察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进行.
B. Y>>
C. >>Y
D. Y>>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